成都市高三复读 你是否已经想清楚是否真正的要复读?这个才是对于所有的有复读意愿的学子最重要的问题!想清楚这个问题,再考察学校都还来得及!成都市高三复读可以了解一下新学高考!
成都市高三复读入学检测选择题摘录 1、下列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酵母菌 B.支原体 C.艾滋病病毒 D.蘑菇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答案】
C
2、某双链DNA分子有100个碱基对,其中有腺嘌呤35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DNA分子蕴含的遗传信息种类最多有2100种
B.该DNA分子在第4次复制时消耗52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DNA分子每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
【知识点】dna的结构与复制
【答案】
解:A、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最多是4100种,因此蕴含的遗传信息种类最多有4100种,A错误;
B、与第三次复制相比,第四次复制后增加的DNA分子数是16﹣8=8,需要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8×65=520个,B正确;
C、DNA分子中大多数脱氧核糖连接2个磷酸,C错误;
D、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相邻的碱基由﹣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D错误.
故选:B.
3、诱发突变和自然突变相比,正确的是()
A. 诱发突变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
B. 诱发突变可以引起生物性状的定向变异
C. 诱发突变产生的生物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D. 诱发突变的突变率比自然突变的突变率高
【知识点】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
【答案】
D
4、8.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5%,那么另一条链中的T在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比例为
A.5% B.7% C.24% D.38%
【知识点】dna的结构与复制
【答案】
【答案】B
【解析】因为G占碱基总数的38%,所以T占碱基总数的12%,T1+T2=T,所以另一条链中的T在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比例为7%。

5、9.(杭州高中2012届月考)下图表示真核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B.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完成图中③和④的细胞器分别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完成图中①②⑤的细胞器均具有双层膜结构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答案】
答案:D
解析:完成图中①②⑤的细胞器分别为叶绿体、线粒体、液泡,前两者为双层膜结构,后者为单层膜结构。
6、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不具备的是:( )
A.自动调节能力较弱,易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
B.流经的总能量等于所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分解者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分解功能不强
D.一旦人的作用消失,生态系统很快会退化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答案】
B
7、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人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以下是关于这两次探索共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借鉴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验 B.都放弃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都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D.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答案】
答案:B
解析: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借鉴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验,都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故A、C、D表述正确。两国都没有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B不正确,符合题意。
114.
8、1900年,德国首相比洛曾提出:“如果我们没有巨大的威力,没有强大的陆军和海军,就不能得到幸福。”此话表明 ( )
A. 统治阶级提倡加强军事力量振兴德国
B. 德国在国际竞争中受到仇视
C. 统治者要使德国走上军国主义的发展道路
D. 统治者准备用增强军事力量提高国际地位
【知识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答案】
C
成都市高三复读 9、学者在研究四大发明时得出结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集中体现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方面,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果却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学而优则仕”影响了科学理论研究
B.隋唐以后的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
C.天文历法、医学不需要理论研究
D.封建自然经济的影响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答案】
D 解析: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缓慢,对科学技术的要求不高,因而使科技发展缺乏动力,这导致实用性科技发达,科学理论成果少,多数发明缺乏理论支撑。
10、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
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
B.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
C.亳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
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答案】
B
11、 “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起: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维新变法运动期间
C.中华民国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初期
【知识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略
12、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郡县制的出现 B.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C.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D.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破坏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答案】
D
最后还是得在强调,高考复读想要成功,选对学校是前提,新学高考期待你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