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高考复读班 彭州高考复读班,选对学校是关键!四川新学高考一所只专注高考应试研究的全日制学校,绝对值得你的了解!
彭州高考复读班入学检测选择题摘录 1、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知识点】区域可持续发展 单元测试
【答案】
C
2、 右图为我国四条东北――西南走向山脉,读图回答山脉②东西两侧地形区的主要地理事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闽江水系,长江水系 B.种植业,畜牧业
C.落叶林,针叶林 D.冬小麦,谷子
【知识点】其他
【答案】
D
3、我国货运按运输距离的远近划分为短途、中途、长途货运,从运费考虑,短途货运宜选择 ( )
A.水运 B.公路 C.铁路 D.航空
【知识点】交通运输与地理环境 交通运输线路及站点的区位因素
【答案】
B
4、 读某城市规划略图,回答
N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
A.客货物流区 B.高新技术区
C.旅游度假区 D.金融商业区
【知识点】城市与地理环境
【答案】
B
5、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知识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答案】
B
6、 “×××,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
A.“教育大革命”对该人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该人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该人成为教授至关霞要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该人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答案】
B
7、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在大街上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为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在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东西。”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 罗斯福新政
【答案】
答案:B
解析:考查对经济危机的理解。面对经济危机而主张“消费爱国”,就是认为通过消费来消化过剩的产品,来刺激生产度过危机。故选B。
11.
8、 “中世纪的欧洲社会是传统的农业的乡村的,和这些相异的一个新阶层的出现导致了一场社会革命,这个新阶层就是商人和手工业者,他们来自农民,他们或者是大家庭中没有继承到土地的此子们,活着时被战争和饥荒从土地上赶出来,去寻找新的生存机会的人,或者是充满冒险精神,喜欢新生活的人”这一新阶层指的是 ( )
A.骑士 B.无产阶级 C.农民 D.资产阶级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
D
解析:
题中涉及的阶层符合早期资产阶级敢于冒险,敢于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彭州高考复读班 9、观察右图,图中所示耕种方法的先进之处主要表现在
A.休养地力,保苗抗旱
B.减少风沙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C.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D.扩大了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答案】
A
10、20世纪初,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就其实质而言是( )
A.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B.要不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论战
C.围绕三民主义展开
D.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
【知识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答案】
答案:C
解析:革命派与改良派的代表人物都属于资产阶级,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故A、B、D三项错误。根据论战内容来判断,论战实质是围绕三民主义而展开的。
11、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是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 )
①中体西用 ②维新变法 ③救亡图存 ④民主与科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辛亥革命
【答案】
B
12、19世纪70年代初,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到的“纸”是( )
A.传单 B.信件 C.报纸 D.电报
【知识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答案】
【解析】选C。抓住关键信息“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博古通今”,据此分析可知其信息量大且能博古通今,可知阅读的是报纸。其他三项不符合此限制条件。
最后还是得在强调,高考复读想要成功,选对学校是前提,新学高考期待你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