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高考复读 攀枝花高考复读,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应试教学!建校以来,已培养成千上万的学子迈入理想大学!
攀枝花高考复读入学检测选择题摘录 1、如图①②③表示了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真核细胞的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 遗传信息传递规律﹣﹣﹣中心法则,是美国生物学家沃森1957年首先提出的
C. ①②③也能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进行
D. 一条mRNA可相继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加快了翻译的速度
【知识点】基因的概念与表达
【答案】
B
2、下图所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期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B.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某一时期
C.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时期
D.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ef期的细胞都含两个染色体组
【知识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答案】
B
3、某人能读书看报,也能写文章,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损伤的区域是
A.大脑皮层运动区 B.大脑皮层语言区S区
C.大脑皮层语言区H区 D.大脑皮层语言区V区
【知识点】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答案】
C
4、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B.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C.图1中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D.酶1和 酶2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知识点】酶与atp
【答案】
C
5、 有关真核细胞DNA分子的复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B.在复制过程中不断有磷酸二酯键和氢键的形成
C.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NA连接酶的催化,并且需要消耗ATP
D.复制后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共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知识点】dna的结构与复制
【答案】
BD
6、假定某大肠杆菌含14N的DNA分子的相对分子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量为b,现在将含15N的DNA分子大肠杆菌再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那么,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量平均为
A.(a+b)/2 B.(3a+b)/4 C.(2a+3b)/2 D.(a+3b)/4
【知识点】dna的结构与复制
【答案】
B
7、穿越时空,假若你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你可以做到的是
①用楷书抄写《论语》 ②学习《九章算术》
③带朋友去看杂剧 ④吟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A.①③ B.②④ C.④ D.全部无法做到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答案】
C
8、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答案】
A
攀枝花高考复读 9、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1842年,英国女王在电灯下阅读关于鸦片战争的电报
B.1905年,谭鑫培表演的京剧被拍摄成影片
C.1936年,人们通过电视转播观看奥运会的比赛
D.1998年,中国人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网上贸易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
【答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电灯、电报是在19世纪末发明的,1842年的英王不可能使用。
10、 1979年凤阳一段花鼓词中唱到“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变大样。”凤阳地区“家家生活变大样”的原因是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创办乡镇企业
C.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改革国有企业
【知识点】其他
【答案】
C
11、(2018·北京高考)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
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03年”正值《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已经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根据材料“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分析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西方列强的侵略,而不是颂扬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也并不是呼吁列强保护弱国,故B、C两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故D项错误。
12、 “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措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此文评论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知识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答案】
B
最后还是得在强调,高考复读想要成功,选对学校是前提,新学高考期待你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