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高三复读 你是否已经想清楚是否真正的要复读?这个才是对于所有的有复读意愿的学子最重要的问题!想清楚这个问题,再考察学校都还来得及!西昌高三复读可以了解一下新学高考!
西昌高三复读入学检测选择题摘录 1、25. 丙氨酸的R基为-CH3,赖氨酸的R基为-C4H10N,由它们缩合成的二肽分子中含有的C、H、O、N原子数分别为
A.9、21、4、3 B.9、19、4、3
C.9、19、3、3 D.9、19、3、2
【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分子
【答案】
C
2、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知识点】生物技术实践 单元测试
【答案】
D
3、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 ( )
A.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B.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
C.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
D.克隆多莉羊
【知识点】生物的进化
【答案】
A
4、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发生在
A.间期和前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前期和末期
【知识点】细胞增殖
【答案】
D

5、下列是有关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其中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A.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 B.病毒核酸的形成 C.转录 D.肽键形成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答案】
D
6、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是生物产生变异的根本来源
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
C.有性生殖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知识点】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
【答案】
A
7、(2013·北京文综·19)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抗日战争
【答案】
【考点】中国军民抗日战争
【解析】从“苏区”可判断出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而材料中多次出现“全中国”可判断出是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D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开始创立于1927年,而“苏区”建立于1931年,排除B。
【答案】C
8、 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开篇中说:“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的年代。那是光明的时节,也是黑暗的时节。那是希望的春季,也是悲伤的冬日。那是公元1775年。”狄更斯形成上述认识的历史根源是
A.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但环境污染严重
B.启蒙运动开始兴起,但社会道德失序
C.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资产阶级统治尚未稳固
D.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激化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答案】
C
解析:
略
西昌高三复读 9、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罗斯福新政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措施是
A、实行社会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 C、调整农业政策 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 罗斯福新政
【答案】
B
10、美国国防部官员阿兰•坎彭在《第一场信息战争》中写道:海湾战争是一场“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这说明
A.核武器的破坏作用已消失 B.现代信息技术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
C.电脑网络技术在战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D.现代战争不需要人的参与
【知识点】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
【答案】
C 材料并未否定核武器的作用,排除A;材料也不能表明D;技术显然不是战争的决定因素,排除B。
1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是在参加哪次会战
中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的?(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答案】
B
12、 [2014·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摸底联考]下图表为《2006~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增长速度》,从该图表中无法得出的信息是( )

A.当代中国城镇人均消费支出和增长速度稳步提高
B.改革开放增强了城镇居民的经济实力
C.城镇居民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
D.城镇居民的人均文化消费支出高于生活消费支出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答案】
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将表格中的时间及数据变化一一对应和理解。从图中可以看出2006年到2008年人均消费支出和增长速度都在提高。这体现了居民经济实力的增长和生活的改善。但从表格当中看不到消费支出的构成情况,所以无从得知文化与生活支出各占比例,因而无法得出D项的结论。故答案选D。
答案:D
最后还是得在强调,高考复读想要成功,选对学校是前提,新学高考期待你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