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高三复读 西昌高三复读,选对学校是关键!四川新学高考一所只专注高考应试研究的全日制学校,绝对值得你的了解!
西昌高三复读入学检测选择题摘录 1、30.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B.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2P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知识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答案】
D
2、下列哪项最可能不属于配子
A.Be B.DE C.Rr D.Ab
【知识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答案】
C
3、在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 )
A.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富含脂肪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好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分子
【答案】
A
4、甲、乙两图为某二倍体高等生物某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形成图甲细胞过程中发生过交叉互换
B. 甲、乙两图说明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 甲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8条姐妹染色单体
D. 若图乙表未卵细胞,则图甲表示次级卵母细胞
【知识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答案】
A

5、在孟德尔进行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B
6、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将洋葱根尖染色的试剂是
A.碘液 B.龙胆紫溶液 C.斐林试剂 D.苏丹Ⅲ染液
【知识点】细胞增殖
【答案】
B
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
A.中央集权制建立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王位世袭制确立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
A
解析:
注意提炼题目的关键词“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21年,秦王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故选A。
8、《春秋繁露》中写道:“正朔、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借助天意来宣扬大一统和加强君权 B.为三纲五常学说提供理论基础
C.巩固儒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D.将哲理引入儒学促使其思辨化
【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答案】
A
西昌高三复读 9、 “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红色瑞金闹革命,工农政权建起来。”这首民歌反映出当时中国革命的特点是( )
A.城市暴动,武装起义 B.以俄为师,党内合作
C.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合作,全民抗战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答案】
C
10、 明治维新前,日本倒幕派的主力是
A.新兴地主 B.中下级武士 C.高利贷商人 D.西南各藩藩主
【知识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明治维新
【答案】
B
解析:
略
11、有学者认为,1954年不仅是新中国的法治年,也是新中国的外交年。下列选项能为“外交年”之说提供依据的是
A.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在万隆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答案】
A
12、19世纪的爱国诗人丘逢甲在《往事》中写道:“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使台湾成为“异域”的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答案】
A
最后感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新学高考专注高考,祝所有的高考学子都能金榜题名迈入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