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高三复读 攀枝花高三复读选学校,必须综合对比,多渠道了解!结合自己的高考成绩与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攀枝花高三复读入学检测选择题摘录 1、11. 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
示反射孤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切断d后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B. 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处的传导速度相同
C. 正常机体内
兴奋
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D. 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知识点】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答案】

2、下图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A时期和F时期
B.L时期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
C.D时期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D.在F时期细胞核中发生了DNA的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知识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答案】
B
3、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 分子;B代表 。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
(3)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答案】
蛋白质 磷脂 选择透过性 一定的流动性 b a
4、5.右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1)液体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2)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
(3)液体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4)细胞3的种类最多
A.(2)(3) B.(3)(4) C.(1)(2) D.(2)(4)
【知识点】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答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有关知识及应用,重点要求学生理解淋巴液、血浆、组织液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内环境相关的知识。

5、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 )
A.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
B.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
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
D.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知识点】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答案】
B
6、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神经元轴突→突触→乙神经元树突(或细胞体)
B.甲神经元树突→突触→乙神经元轴突(或细胞体)
C.乙神经元树突→突触→甲神经元轴突(或细胞体)
D.乙神经元树突→突触→甲神经元树突(或细胞体)
【知识点】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答案】
A
7、
在近代历史上,日本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右图是日本人在甲午战争中制造的一大惨案,其地点是( )
A. 南京 B. 旅顺
C. 北京 D. 天津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答案】
B
8、18世纪,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采取的最重要手段是
A.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B.扩大对华的商品输出
C.断绝与华贸易往来 D.对中国[实行贸易制裁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答案】
A
攀枝花高三复读 9、
右图是《孔子问礼于老子》。下列属于道家学说的是
A.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B.“无为”“逍遥”“以无事取天下”
C.利用权术驾驭大臣
D.制天命而用之
【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答案】
B
10、23.“一个基督徒家庭妇女在家洗碗扫地,跟一个神父在教堂讲道一样并无区别。……信徒与神职人员的区别只是侍奉岗位与分工的不同,而不是属灵地位与身份的不同。” 材料的核心内涵是( )
A.反对教权主义 B.宣扬理性主义
C.要求推翻教会统治 D.否定神权存在
【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答案】
A
11、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其关键是
A、中日关系的改善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苏关系的改善 D、中美关系的缓和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答案】
D
12、《元史•地理志一》中称:“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从实质上说明元朝时
A.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C.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 D.边疆与内地的差别消失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答案】
B
最后还是得在强调,高考复读想要成功,选对学校是前提,新学高考期待你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