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高三复读学校 仁寿高三复读学校选学校,必须综合对比,多渠道了解!结合自己的高考成绩与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仁寿高三复读学校入学检测选择题摘录 1、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灭鼠灵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K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表现型如下表.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则褐鼠种群中( )
基因型 | rr | Rr | RR |
灭鼠灵 | 敏感 | 抗性 | 抗性 |
维生素K依赖性 | 无 | 中度 | 高度 |
| A. | 基因r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 | B. | 抗性个体RR:Rr=1:1 |
| C. | RR个体数量增加,rr个体数量减少 | D. | 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r |
【知识点】生物的进化
【答案】
D
2、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 )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多倍体育种
【知识点】基因工程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答案】
解:基因工程育种是指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使其表达的技术手段.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现象,从而使动物基因在植物细胞中表达(植物基因在动物细胞中表达). 故选:C.
3、水稻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是 ( )
A.叶绿体、线粒体和中心体 B.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线粒体、内质网和液泡 D.叶绿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答案】
B
4、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是一种遗传病 |
| B. | 病原体侵人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淋巴细胞 |
| C. | 病人的直接死因是各种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 |
| D. | 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等途径传染 |
【知识点】免疫调节
【答案】
A

5、下列物质中,不能横穿细胞膜进出细胞的是( )
A.维生素D和性激素 B.水和尿素
C.氨基酸和葡萄糖 D.酶和胰岛素
【知识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答案】
解:A、维生素D和性激素都属于脂质,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A错误;
B、水和尿素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B错误;
C、氨基酸进出细胞是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出细胞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C错误;
D、酶和胰岛素是大分子物质,不能跨膜运输,通过胞吞或胞吐进出细胞,D正确.
故选:D.
6、22.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h,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材料 | 取样 | 处 理 | 分 组 | 含葡萄糖的培养液 | 供氧情况 |
适宜浓度酵母菌液 | 50ml | 破碎细胞 (只含细胞器) | 甲 | 25ml | 75ml | 无氧 |
乙 | 25ml | 75ml | 有氧 |
50ml | 未处理 | 丙 | 25ml | 75ml | 无氧 |
丁 | 25ml | 75ml | 有氧 |
A.甲组的酒精产生量与丙组相同
B.乙组产生的CO2与丁组一样多
C.丁组的能量转换率大于丙组
D.甲组分解的葡萄糖少于乙组
【知识点】呼吸作用
【答案】
C
7、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的是
A.管仲改革 B.李悝变法 C.吴起变法 D.商鞅变法
【知识点】其他
【答案】
A
解析:
略
8、 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而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则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造成其二人观点针锋相对根本原因是 ( )
A.两人代表的阶级不同 B.两人官民身份不同
C.两人所处时代不同 D.以上观点都不对
【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答案】
C
解析:
略
仁寿高三复读学校 9、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反对天主教会垄断宗教事务的斗争 B. 西欧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C.西欧封建主集团夺取宗教权力的斗争 D.关于天主教会仪式的变革
【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宗教改革
【答案】
B
10、 罗马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这说明罗马法
A.维护了财产私有 B.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C.维护奴隶制度 D.体现充分的民主性
【知识点】古代希腊 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答案】
【解析】A 根据材料中的“财产”“损害”“赔偿”,可知罗马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答案为A 。
11、我国20世纪60—70年代的世界史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和特征:资本主义殖民侵略史、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成为世界历史研究的主要领域。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史观是
A.全球史观 B.革命史观 C.现代化史观 D.文明史观
【知识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答案】
B
12、 1956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包括( )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 ②阶级结构
③主要矛盾 ④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答案】
A
解析:
结合三大改造的影响可以判断,生产资料实现了私有到公有的转变,同时在阶级结构、主要矛盾和任务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最后还是得在强调,高考复读想要成功,选对学校是前提,新学高考期待你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