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高三复读学校 资阳高三复读学校,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应试教学!建校以来,已培养成千上万的学子迈入理想大学!
资阳高三复读学校入学检测选择题摘录 1、在下列四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定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①0.10% CO2,30℃;②0.10% CO2,20℃;③0.03% CO2,30℃;④0.03% CO2,20℃。如右图曲线分别表示了①~④实验的结果,下列对于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实验② | 实验④ | P点 |
A | 光强度 | CO2浓度 | 温度 |
B | CO2浓度 | 光强度 | 温度 |
C | 温度 | 光强度 | CO2浓度 |
D | 温度 | CO2浓度 | 光强度 |

【知识点】光合作用
【答案】
D
2、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试管口必须朝向自己不能朝向他人
B.实验中试管口切勿朝向自己或他人
C.化学药品不要随意倒进水槽中
D.只有完全理解并能自觉遵守实验安全守则,才能确保实验安全
【知识点】微生物的利用
【答案】
A
3、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表示为:Nt=N0λt
B.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知识点】种群和群落
【答案】
B
4、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知识点】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答案】
D

5、6.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少( )

A B C D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答案】
A
6、若某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在该植物的自交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3/16 B.1/4 C.3/8 D.5/8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解: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后代中,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占7/16,而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即AAbb,aaBB,aabb共占的比例为3/16. 故选:A.
7、西周分封制与井田制之间的纽带是 ( )
A.土地和义务 B.贡赋和工具
C.工具和奴隶 D.王位和权力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答案】
A
8、
(08汕头一中高三第二次期中考试)右图是宝鸡出土的青铜器牛首四耳簋。西周时期青铜器多作祭祀礼器的主要原因是( )
【知识点】古代史 单元测试
【答案】
B
解析:
西周时期出现了大量的青铜器,青铜器在这个时期作为祭祀礼器,代表了身份的象征。而宗法制是家庭等级关系及政治隶属关系的体现。
资阳高三复读学校 9、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庄子 B.孟轲 C.荀况 D.韩非
【知识点】古代史 单元测试
【答案】
D
解析:
本题题干中的材料强调的是法律的作用,因而应该是法家的思想,而选项中法家的典型代表是韩非,所以答案为D。
10、 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 )
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知识点】其他
【答案】
C
解析:
秦朝实行暴政,导致了秦的迅速灭亡,因此从反面上说明了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项反映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1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下列材料,据此该小组得出结论最准确的是( )
朝代 | | | | |
南方 | | | | |
人口(户) | 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 | | |
北方 | | | | |
人口(户) | 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 | | |
西汉 | 2 470 685 | 19.8% | 9 985 785 | 80.2% |
唐代 | 3 920 415 | 4 3.2% | 5 148 529 | 56.8% |
北宋 | 11 224 760 | 62.9% | 6 624 296 | 37.1% |
A.
中国古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C.
中国古代人口政策的变革
D.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答案】
B 解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人口户数及占全国比例的变化,从西汉至北宋呈现出北方逐渐减少和南方不断增加的趋势,其变化主要是因为自唐末以来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C、D项与此题材料无关,故排除;A项表述错误。
12、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知识点】其他
【答案】
D
解析:
这些证据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ABC三项可以看做是D项的表现。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内容。
最后感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新学高考专注高考,祝所有的高考学子都能金榜题名迈入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