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高三复读 内江高三复读,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应试教学!建校以来,已培养成千上万的学子迈入理想大学!
内江高三复读入学检测选择题摘录 1、5.图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
C.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知识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答案】
B
2、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表及图所示.根据结果判断,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试管编号 | 试管Ⅰ | 试管Ⅱ | 试管Ⅲ |
pH | 8 | 8 | 7 |
温度 | 60℃ | 40℃ | 40℃ |
淀粉酶 | 1mL | 1mL | 1mL |
淀粉 | 1mL | 1mL | 1mL |

| A. | 甲物质是淀粉酶抑制剂 |
| B. | 此种淀粉酶较适合在40℃的环境下起作用 |
| C. | 此种淀粉酶在中性环境中的催化效率比碱性环境中的高 |
| D. | 由曲线Ⅱ可知试管Ⅱ中的淀粉酶在40min左右会被消耗完 |
【知识点】酶与atp
【答案】
B
3、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知识点】生命系统层次
【答案】
A
4、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知识点】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答案】
C

5、在生物体内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分解反应的是( )
A. 葡萄糖 → 二氧化碳 + 水 B. 麦芽糖 → 葡萄糖
C. 脂肪 → 甘油 + 脂肪酸 D. 氨基酸 → 蛋白质 + 水
【知识点】呼吸作用
【答案】
A
6、下列各组细胞器均具单层膜的是
A.液泡和核糖体 B.中心体和叶绿体 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 D.内质网和线粒体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答案】
C
7、 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
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知识点】其他
【答案】
B
解析:
秦朝虽然颁布了法律,但仍然是一个人治的国家,算不上法制国家。故 B 项叙述不符当时事实。
8、“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对于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当时商业资本未发展为近代资本
B.正确地分析了张謇失败的根本原因
C.张謇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牺牲
D.近代民族经济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知识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答案】
D
内江高三复读 9、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近代社会特有的服饰景观是
A.长袍马褂
B.西服革履
C.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D.华冠儒服
【知识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答案】
C
解析: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近代社会是中西方的交流、碰撞的结果,文化领域体现了这一特点。
10、克伦威尔时期,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所体现的是
A.殖民主义的屠杀掠夺政策 B.工业资本的自由贸易政策
C.金融资本的垄断贸易政策 D.殖民主义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知识点】历史杰出人物
【答案】
D
11、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联的历史依次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其中“剥夺年代”是指
A.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 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
【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答案】
D
12、【题文】18.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全球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有学者认为此时的全球化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两种经济体制的差异 B.两极对峙格局的存在
C.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 D.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答案】
【知识点】G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加强
【答案解析】B 解析:结合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可知,两极格局的存在导致经济化只是“半球化”,故B项符合题意;A不是根源;C项南北经济发展的悬殊是在“半球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都表现出的特点;D是经济全球化表现。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经济全球化的把握。
最后感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新学高考专注高考,祝所有的高考学子都能金榜题名迈入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