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高三复读学校 你是否已经想清楚是否真正的要复读?这个才是对于所有的有复读意愿的学子最重要的问题!想清楚这个问题,再考察学校都还来得及!成都市高三复读学校可以了解一下新学高考!
成都市高三复读学校入学检测选择题摘录 1、下列城市与北京自然景观差异最小的是( )。
A、上海
B、伦敦
C、罗马
D、雅加达
【知识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
【答案】
B
2、读下列四幅经纬网图,完成18-19题。

18.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等,其中实际面积是最大的( )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19.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图是( )
A.①和③ B.③和④ C.①和② D.②和④
【知识点】地球与地图 单元测试
【答案】
AC
3、 下图中的外圆圈表示30°纬线圈,O为海洋,∠AOD=75°,读图回答问题。

若劣弧AD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落时刻(当地地方时)是( )
A.21时30分 B.20时30分 C.19时00分 D.18时30分
【知识点】地球 地球仪 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答案】
A
4、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知( )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答案】
C

5、《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农业要求不违农时,农作物必须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播种和收割。下表是某农机公司统计的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小麦的收割时间。完成20—21题。
地区 | 收割开始时间 | 地区 | 收割开始时间 |
山东 | 5月26日 | 北京 | 6月12日 |
湖北 | 5月18日 | 辽宁 | 7月13日 |
20.影响四个地区小麦收割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 市场 B. 热量 C. 地形 D. 劳动力数量
21.材料中孟子的思想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A.公平性 B.持续性 C.共同性 D.联系性
【知识点】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单元测试
【答案】
BB
6、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答案】
B
7、 “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大型电视记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中国共产党从“残酷的一课”中学习到
A.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 B.进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
C.把反帝斗争作为革命的首要任务 D.注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答案】
A
8、汉书·百官公卿表》说:“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百官中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九卿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答案】
A
成都市高三复读学校 9、 中英《南京条约》第三款规定:“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一规定主要破坏了中国的哪项主权
A.司法主权 B.关贸主权
C.军事主权 D.领土主权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两次鸦片战争
【答案】
D
解析:
略
10、《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答案】
选A。由“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等内容,可判断这是在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要求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1、日本右翼势力认为:“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下列各项有力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 ( )
①“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变成日本的殖民地②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③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占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④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③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抗日战争
【答案】
D
12、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曾提出“历史三峡论”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到帝制的第一次转型是指( )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C.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D.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答案】
B
最后还是得在强调,高考复读想要成功,选对学校是前提,新学高考期待你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