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眉山高考复读如何收费-公办高考复读学校

眉山高考复读,选对学校是关键!四川新学高考一所只专注高考应试研究的全日制学校,绝对值得你的了解!
1、 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
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单元测试
【答案】
B
解析提取关键信息:“我国”“山麓景观”“图中各山脉的平均降水量”。山脉的平均降水量在200左右,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故可能为温带荒漠带。
2、下列节气中地球上气压带风带位置最北的是( )
A. 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知识点】宇宙中的地球 单元测试
【答案】
B
3、 The teacher criticize me, so I must finish my essay about agriculture,farmer and rural areas today______.
A. anyhow B. somehow C. anyway D.somewhat
【知识点】其他
【答案】
A
解析:
A考查副词的词义辨析。anyhow无论如何,不管怎样符合句意;somehow以某种方式;anyway不管如何;somewhat有一些。
4、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20~21题。
20.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21.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
【知识点】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单元测试
【答案】
CA

5、目前许多地方提出“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 )
A.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B.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环境污染问题
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
【知识点】旅游地理单元测试
【答案】
C
6、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人民公社制的推行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答案】
D
7、下列关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和明清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 )
A.都是从本质上否定君主专制 B.维护的阶级利益相同
C.产生的历史条件相同 D.都有一定的进步性
【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答案】
【答案】D
【解析】两者都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具有进步性,反对暴政,但形成的历史条件不同。
8、 全国政协委员、叶剑英之女凌孜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应该将抗日战争由八年更改为十五年》(注:实为14年)的提案,她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首先发生在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华南地区
【知识点】其他
【答案】
B
解析:
略

9、 17世纪上半期,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是
A 英国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西班牙
【知识点】其他
【答案】
C
解析:
略
10、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中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
A. 表明英国政府在中国获得进驻公使的特权
B. 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C. 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近代化
D. 反映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和屈辱性
【知识点】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
【答案】
C
【解析】考点:《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从材料“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可以看出,打破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观念,是一个外交礼仪上的进步。
11、1954年6月,周恩来在新德里记者招待会上说:“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下列事件体现了这一精神的是( )
①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②参加万隆会议 ③迎接尼克松总统来访 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答案】
D 解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是同中国第一个建立外交关系的社会主义国家,不能体现出“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的精神,排除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符合题干精神;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同样也符合其精神;④与题干无关。故答案为D。
12、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指出:“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经济现状决定暂时不能不向农民征收这种额外税……我们的政策应当是逐渐缩小这种‘剪刀差’,使它一年一年地接近起来……从而在几年以后完全取消对农民的这种额外税。”这一表述主要意图是
A.强调苏联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紧迫性
B.说明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正确性
C.强调不均衡发展轻重工业、农业的迫切性
D.指出推行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的必要性
【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答案】
C
【详解】
根据“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经济现状决定暂时不能不向农民征收这种额外税”可知,斯大林是在强调暂时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迫切性,体现出轻重工业、农业不均衡发展的特点,故C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时期没有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错误;材料强调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迫切性,B无法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材料并没有直接提到农业集体化政策,故D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经济现状决定暂时不能不向农民征收这种额外税”,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史实分析解答。
最后感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新学高考专注高考,祝所有的高考学子都能金榜题名迈入理想的大学!
相关文章
- 巴中高三复读学校收费标准-高考能不能复读
- 阿坝高三复读如何收费-高考复读好不好
- 甘孜高三复读全日制-公办高考复读学校
- 内江高考复读招生要求-高考复读怎么找学校
- 绵竹高三复读哪里好-公办高考复读学校
- 乐山高考复读学校-复读学校收费标准
- 遂宁高考复读学校招生要求-新学高考复读学校
- 绵阳高三复读2021年-新学高考复读学校
- 内江高考复读班哪里好-公办高考复读学校
- 绵竹高考复读班哪里好-高考复读如何选学校
- 遂宁高考复读去哪里好-高考能不能复读
- 绵竹高考复读学校升学率-要不要复读
- 眉山高三复读学校去哪里好-要不要复读
- 达州高三复读学校排行榜-新学高考复读学校
- 四川高考复读班需要多少钱-高考复读如何选学校
- 江油高三复读学校一年费用大概是多少-新高考改革还能不能复读
- 自贡高三复读学校招生条件-新高考改革还能不能复读
- 德阳高考复读班升学率-新高考改革还能不能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