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高考复读 广元高考复读,公立学校不再招收复读生!要复读应该怎么选学校?什么样的学校又是好的学校?如何保证来年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这些你都必须了解清楚!
广元高考复读入学检测选择题摘录 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细胞的凋亡对于生物个体发育有积极意义
C.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知识点】细胞的分化 癌变 衰老和凋亡
【答案】
B
2、如图表示抗人体胃癌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实验小鼠注射的甲是能与抗人体胃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 B.利用灭活的病毒可诱导细胞融合获得乙,却不能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 C.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融合细胞均能生长,未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 D.丙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才能获得大量所需抗体
【知识点】克隆技术
【答案】
解:A、甲注射小鼠,产生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则甲属于抗原,A正确; B、灭活的病毒可诱导动物细胞融合,不能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B正确; C、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融合具有同种核的细胞和未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能生长,C错误; D、杂交瘤细胞经过选择培养基的筛选并经单一抗体检测后,培养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即可制备单克隆抗体,D正确. 故选:C.
3、下列关于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平板划线法是在培养基上连续划线以纯化菌种的接种方法
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C.培养硝化细菌可不用在培养基中加有机碳源
D.培养乳酸菌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知识点】微生物的利用
【答案】
B
4、某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有碱基960个,此片段转录、翻译合成一条肽链,则此肽链在形成时应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
A.480个 B.319个 C.160个 D.159个
【知识点】dna的结构与复制
【答案】
D

5、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 )
A.通过减数分裂不断增殖
B.都有染色单体
C.都在合成蛋白质
D.DNA量都相等
【知识点】细胞的分化 癌变 衰老和凋亡
【答案】
C
6、如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式.X表示产生信息分子Z的细胞,Y是Z的靶细胞.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 X是传入神经元,Y是肌细胞,Z使Y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B. X是下丘脑细胞,Y是垂体细胞,Z促进Y分泌促激素
C. X是胰岛A细胞,Y是肌细胞,Z促进Y中储能物质水解
D. X是甲状腺细胞,Y是垂体细胞,Z促进Y分泌作用X的激素
【知识点】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
【答案】
B
7、 以下各项不属于美国1787年宪法所体现原则的是
A.民主原则 B.自由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
【知识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理解和的掌握。自由原则不是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8、 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影响下而出现的文艺成就不包括
A.楚辞诗歌体裁的出现 B.元杂剧《窦娥冤》的创作成功
C.《水浒传》的创作成功 D.《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成功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答案】
A
解析:
略
广元高考复读 9、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是由下列什么问题决定的: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农民的坚决反对 B、 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理论转变
C、 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社会实际 D、 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完成
【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答案】
C
10、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答案】
D
11、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不夺其时”是唐太宗富民措施之一,其具体办法是实行
A.更赋制度 B.均田制 C.纳绢或布代役 D.两税法
【知识点】历史杰出人物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答案】
C
12、 唐大中九年卢求在《成都记序》中对扬州、益州进行了比较:“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日扬、益,以扬为首,盖声势也。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其人勇且让,其地腴以善熟,较其要妙,扬不足以侔其半。”下列与“其”繁盛密切相关的是
A.大运河的开通 B.南诏的影响
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都江堰的作用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答案】
D
解析:
略
最后感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新学高考专注高考,祝所有的高考学子都能金榜题名迈入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