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高考复读 达州高考复读,公立学校不再招收复读生!要复读应该怎么选学校?什么样的学校又是好的学校?如何保证来年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这些你都必须了解清楚!
达州高考复读入学检测选择题摘录 1、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 )
A.肽键 B.肽链 C.空间结构 D.氨基酸
【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分子
【答案】
解:A、高温不会破坏肽键,肽键断裂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A错误;
B、温度不影响肽链的结构,肽链水解离不开酶的作用,B错误;
C、高温破能够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发生变性,C正确;
D、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的过程氨基酸没有被破坏,D错误.
故选:C.
2、下表是两种生物干重中有关元素的质量分数(%)

根据上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如果它们分别是动物和植物,则甲是动物,乙是植物
B.等质量的组织中,甲所含的热量少于乙
C.两者体细胞中,乙的染色体和基因比甲多
D.两者的含水量比较,可推测甲比乙多
【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分子
【答案】
B
3、 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磷脂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植物细胞中没有
D.企鹅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
【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分子
【答案】
D
4、 下列哪类细胞会拥有较大的核仁( )
A. 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 B. 小鼠的上皮细胞
C. 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 D. 人体胰岛细胞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答案】
D

5、(2012北京卷) 1.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A.线粒体的内膜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C. 内质网的膜 D.篮藻 (
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知识点】酶与atp
【答案】
答案:C
解析:考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理解能力。线粒体的内膜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场所,产生大量的ATP。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能够利用光能,合成ATP。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场所,往往消耗ATP,不能合成ATP。
6、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中的氧,证明了光合作用( )
A.制造了有机物 B.利用了根系吸收的水分
C.释放的氧气来自H2O D.释放的氧气来自CO2
【知识点】光合作用
【答案】
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通过同位素分别标记H218O和C18O2,发现只有标记 H218O 的一组产生的18O2中有标记,两组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而不是来自于二氧化碳.
故选:C.
7、 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
A.隋唐时期 B.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清朝时期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答案】
B
解析:
五代十国之前,地方割据势力严重,从北宋开始,为了削除地方对中央构成的威胁,有一系列措施颁布,譬如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防止了武人割据局面的重现。
8、 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D.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
【知识点】其他
【答案】
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晚清时期,由于封建势力强大和资产阶级的软弱,中国对西方启蒙思想的宣传力度不够,不能深入宣传。
达州高考复读 9、(2018·北京高考)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
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03年”正值《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已经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根据材料“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分析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西方列强的侵略,而不是颂扬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也并不是呼吁列强保护弱国,故B、C两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故D项错误。
10、.我们的许多节日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下列节日的由来,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有关的是
①端午节 ②青年节 ③建军节 ④国庆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答案】
B
11、7.南京某中学几位同学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陶瓷展,看到以下藏品后,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白瓷、青瓷、秘色瓷是唐朝极具代表性的三大瓷器系统
B.宋朝的五大名窑均分布在黄河流域
C.珐琅彩瓷是清朝吸收外国技法制造的瓷器
D.瓷器在唐朝时大量输往国外,欧洲国家开始生产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答案】
C
12、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 )
A.上帝 B.罗马教皇
C.马丁﹒路德 D.贵族
【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答案】
B
最后感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新学高考专注高考,祝所有的高考学子都能金榜题名迈入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