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高考复读班 眉山高考复读班,公立学校不再招收复读生!要复读应该怎么选学校?什么样的学校又是好的学校?如何保证来年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这些你都必须了解清楚!
眉山高考复读班入学检测选择题摘录 1、 以下关于“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指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最适宜人口数量
B.环境人口容量更多地体现在人口“生存”层面上的意义,而人口合理容量则体现在人口在“发展”层面上的意义
C.一般情况下,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D.假定条件不同,不同的人估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结果不同,人口合理容量结果则相同
【知识点】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答案】
D
2、下列地区与其发生的生态破坏搭配正确的是 ( )
A、黄土高原—荒漠化 B、长江三角洲—水源枯竭
C、内蒙古草原—水土流失 D、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
【知识点】区域可持续发展 单元测试
【答案】
D
3、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综合分析后,回答下面试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的三条支流中有一条画错了 B.图中海拔高度G处为100m,H处为400m
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D.该地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
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
A.199<h<200 B.289<h<290 C.299<h<300 D.300<h<301
图中地区适宜发展的经济作物为
A.棉花 B.苹果 C.甘蔗 D.橡胶
【知识点】其他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解析:
略
4、成昆铁路是我国上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一条重要铁路。近年来,国家开始规划修建成昆铁路复线。右图为成昆铁路的某部分路段。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图中铁路布线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走向 B.地势起伏
C.耕地分布 D.城镇分布
2.成昆铁路复线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但部分路段将截弯取直,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B.降低铁路建设的难度
C.提高列车运行的速度 D.促进沿线地区的发展
【知识点】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单元测试
【答案】
BC

5、 “山上白雪山下花,一月居然四季全”在我国哪个地形区表现最显著( )
A.横断山区 B.武夷山 C.华山 D.江南丘陵
【知识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答案】
A
解析:
“山上白雪山下花,一月居然四季全”反映的是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异,在我国纬度较低、山体较高的横断山区表现最显著。
6、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C.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D.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答案】
B
7、 (2008宁夏卷,文综,25)《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 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
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 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材料体现了地方官王方翼消灭了大姓皇
甫氏后,使这一地区的治安好转,由此可以看出,能否处理好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当时地方治理的关键。
8、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共中央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即希望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较少的成本来取得较多的成果。但实际执行中往往只注意了其中的
A.“多” B.“快” C.“好” D.“省”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答案】
AB
眉山高考复读班 9、3..《春秋左氏传》记载:“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表明()
A.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B.封建等级制度正式确立
C.维护了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D.重农抑商攻策逐渐形成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答案】
C
10、 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一评价反映黄慎的绘画属于
A 山水画 B 写意画 C 宗教画 D 风俗画
【知识点】其他
【答案】
B
解析:
略
1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张,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答案】
【答案】A

12、小明翻阅家谱时看到“十一世长房:伯爵公,忠厚无华,勤力本业,家族有事,无不勉赴,不失为祖宗纯孙。”材料中的“伯爵公”最有可能是( )
A. 手工业者 B. 商人 C. 农民 D. 官僚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答案】
C
最后还是得在强调,高考复读想要成功,选对学校是前提,新学高考期待你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