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高考复读 攀枝花高考复读选学校,必须综合对比,多渠道了解!结合自己的高考成绩与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攀枝花高考复读入学检测选择题摘录 1、从组成物质的主要化学成分上看,下列面料与其他三种面料不属于同类的是( )
A.棉麻面料 B.丝织面料
C.毛纺面料 D.皮革面料
【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分子
【答案】
A
2、细胞之间通过信息交流,保证细胞间功能的协调.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B细胞与乙细胞上受体化学本质都是糖蛋白 B.图2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的识别 C.若A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胰岛素通过血液循环最终作用于机体的肝细胞、肌细胞等靶细胞 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答案】
解:A、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A正确; B、精子与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的识别都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完成的,可以用图2表示,B正确; C、胰岛素会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机体的肝细胞、肌细胞等靶细胞促进对血糖的利用,C正确; D、信息分子的受体有的存在于细胞膜,有的不位于细胞膜上,例如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D错误. 故选:D.
3、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年数 物种数量 植物类别 | 1 | 4 | 15 | 25 | 40 |
草本 | 28 | 27 | 26 | 30 | 34 |
灌木 | 0 | 3 | 4 | 12 | 19 |
乔木 | 0 | 0 | 0 | 14 | 23 |
总计 | 28 | 30 | 30 | 56 | 76 |
A.该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经历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阶段
B.乔木阶段物种丰富度最高,群落结构最复杂
C.表中的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
D.该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及寄生等
【知识点】种群和群落
【答案】
C
4、现有一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已知形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中有一个含2个氨基,另一个含3个氨基,则该多肽化合物水解时最多消耗水分子数()
A.19 B.15 C.13 D. 17
【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分子
【答案】
C

5、已知一信使RNA片段中有60个碱基,其中A和G共有28个,以此为模板转录形成的DNA分子中C和T的数目以及以该信使RNA翻译而成的肽链脱去的水分子的最大数目分别是
A. 28 60 B. 32.20 C. 60 19 D. 60 50
【知识点】dna的结构与复制
【答案】
C
6、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A.②④⑤ B. 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⑥
【知识点】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答案】
D
7、 6.台湾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政治结构出现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A.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民主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答案】
D
8、
A.出现了内外相制的权力结构 B.扩大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监察体系
C.加强了三公九卿的官僚体系 D.增强了以丞相为首的中枢机构权力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答案】
A
攀枝花高考复读 9、 下列事件,与“走出去”战略无关的是 ( )
A.海尔集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B.具有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
C.招商引资热潮的出现 D.对外承包、劳务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答案】
C
解析:
招商引资是“请进来”的战略。
10、2001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正式建立,下列对该组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是一个结盟的组织 B.它是一个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C.它是中俄两国始创的组织 D.它是一个互利协作的组织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答案】
A
11、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主要是由于… ( )
①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 ④中国的维新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而进行的,未发生权力重心的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知识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戊戌变法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和对中外历史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一败一成,是由两国的不同国情所导致的。
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
状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答案】
D
最后感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新学高考专注高考,祝所有的高考学子都能金榜题名迈入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