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复读班 你是否已经想清楚是否真正的要复读?这个才是对于所有的有复读意愿的学子最重要的问题!想清楚这个问题,再考察学校都还来得及!四川高考复读班可以了解一下新学高考!
四川高考复读班入学检测选择题摘录 1、4.用外源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fluricbne)分别处理 采摘后的番茄,番茄的乙烯释放S变化如图所示 (CK为对照处理),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外源脱落酸(ABA)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
B 采摘后番茄果实内乙烯的生成箝ABA诱导
C. 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以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
D. 脱落酸与乙烯对果实成熟的调控有拮抗作用
【知识点】植物激素调节
【答案】
【答案】A
【解析】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根据图示外源脱落酸(ABA)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以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
2、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显著变化是
A.DNA分子复制 B.出现染色体 C.纺锤体消失 D.形成细胞板
【知识点】细胞增殖
【答案】
B
3、30、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是( )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若a为核糖,则b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D.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8种
【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分子
【答案】
C
4、30.一条染色单体含有一个双链的DNA分子,那么,四分体时期的一条染色体含有( )
A.四个双链DNA分子 B.二个双链DNA分子
C.二个单链DNA分子 D.一个双链DNA分子
【知识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答案】
B

5、图1中,Ⅰ~Ⅴ表示某植物细胞某些代谢过程,a~e表示相关物质.图2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1cm2重量(mg)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图1中,Ⅰ~Ⅴ过程,能产生ATP的是Ⅰ、Ⅲ、Ⅳ、Ⅴ B.物质a、b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 C.从图2分析,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X(mg/cm2•h),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为Y+2X(mg/cm2•h) D.从图2分析,维持12小时光照,l2小时黑暗,温度维持16℃,植物不能生长
【知识点】光合作用
【答案】
D
6、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就越大,其原因不包括( )
A.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
B.某食物链受到破坏,能量可通过其他食物链传到最高营养级
C.某一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
D.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
D
7、27.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答案】
B
8、 近代中国思想界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下面能分别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知识点】其他
【答案】
D
解析:
略
四川高考复读班 9、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着重大历史史实,以下对联和“诗圣”有关的是
A.“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B.“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C.“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D.“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答案】
C
10、《晋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 感叹生不逢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王沈缺乏治理才能 B.九品官人法有弊端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度只看出身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答案】
B
11、14.有人认为“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的下列言论中,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仲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答案】
B
12、1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自秦汉以来就采取了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趋势的是
A.中朝 御史府 军机处 B.御史府 内阁 军机处
C.中朝 内阁 军机处 D.尚书台 都察院 内阁
【知识点】古代希腊 罗马的政治制度
【答案】
C
最后感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新学高考专注高考,祝所有的高考学子都能金榜题名迈入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