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高考复读 你是否已经想清楚是否真正的要复读?这个才是对于所有的有复读意愿的学子最重要的问题!想清楚这个问题,再考察学校都还来得及!资阳高考复读可以了解一下新学高考!
资阳高考复读入学检测选择题摘录 1、下列有关农业生产的做法和原理,不正确的是 ( )
A.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具有差异性,轮作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的合理利用
B.水稻也要定期排水,防止根系无氧呼吸积累酒精而烂根
C.“正其行,通其风。”其蕴含的科学道理是通风有利于为植物提供足够的CO2原料
D.大棚种植蔬菜时最好使用红色或蓝紫色的透明塑料薄膜,原因是绿叶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知识点】光合作用
【答案】
D
2、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A. 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 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C. 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D. 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知识点】种群和群落
【答案】
C
3、人的卷舌和不卷舌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的.某人不能卷舌,其父母都能卷舌,其父母的基因型是( )
A.RR、RR B.RR、Rr C.Rr、Rr D.Rr、rr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
解:根据父母都能卷舌而后代不能卷舌,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可判断能卷舌对不能卷舌为显性.因此,不能卷舌的基因型为rr,其父母都能卷舌的基因型都为Rr. 故选:C.
4、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不会改变其选择透过性
B.大鼠脾细胞与兔骨髓瘤细胞实现融合的基础是膜的流动性
C.相对于线粒体外膜而言,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的糖蛋白种类与数量更多
D.相对于胰岛细胞,心肌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答案】
B

5、如图表示再生能力很强的原生动物喇叭虫,将它切成三截(图中 a:纤毛; b:大核; c:根部),能再生成喇叭虫的部位是( )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答案】
解:原生动物喇叭虫的性状是由细胞核内的DNA控制合成的,分析题干和题图可知,①②③中,②含有细胞核,因此②能再生成喇叭虫.
故选:B.
6、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精子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知识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答案】
D
7、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么绘画的特点:( )
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答案】
、C
8、15、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答案】
B
资阳高考复读 9、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中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加入社会主义阵营;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逐渐改善了同美国、日本的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还积极参与周边的区域国际组织,如1993年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6年到2001年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
①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原则 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对外开放政策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答案】
A
10、(2014·广东文综·22)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知识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答案】
D
11、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这些中央机构的变革主要是解决皇帝和大臣之间的权力分配,在此过程中,丞相制度消亡,皇帝大权独揽。因此答案为A项。
12、下列商品能在15-16世纪的欧洲市场上出现的是( )
①印度的棉布 ②印第安人的工艺品 ③新西兰的装饰品 ④非洲咖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
【答案】D 【解析】新西兰最早是在1642年由荷兰人发现,1769年英国人最早踏上这块土地。
最后还是得在强调,高考复读想要成功,选对学校是前提,新学高考期待你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