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高三复读学校 资阳高三复读学校选学校,必须综合对比,多渠道了解!结合自己的高考成绩与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资阳高三复读学校入学检测选择题摘录 1、 右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则P点的白昼长是( )
A.20时 B.16时 C.12时 D.14时

【知识点】其他
【答案】
B
2、以下关于城市起源的正确叙述是 ( )
①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为城市起源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城市出现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时期
③世界上的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上游平原上④最初的城市功能主要为商品生产中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知识点】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答案】
A
3、 生产具有一定季节性的工业部门是:
A.甜菜制糖工业 B.造纸工业 C.钢铁工业 D.化学工业
【知识点】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工业区位因素
【答案】
A
解析:
略
4、 左图是某著名湖泊,右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与③河流水文特征不符合的是( )
A.淡水水质 B.夏季断流 C.冬季凌汛 D.夏季洪涝
【知识点】水的运动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
B

5、 图中四地, “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是 ( )

【知识点】等值线图(除等压线图 等温线图)
【答案】
A
6、 一位旅行者携带德国马克前往柏林。根据欧元启动进程的有关规定,该旅行者持德国马克最迟到柏林消费的时间应该在 ( )
A.1998年6月 B.2002年6月 C.2008年6月 D.2010年6月
【知识点】其他
【答案】
B
解析:
略
7、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指出:“现在,方向已经明确,道路已经开通,群众正在前进。我们面临的主要的问题是,不少同志对这一历史性变革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某些上层建筑的改革赶不上经济基础变化的需要。”这一历史性变革是指
A. 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B. 农村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C. 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 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
A
8、我们把太平天国运动纳入到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范畴,从根本上讲是因为( )
A.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C.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时代特征明显
D.彻底反封建君主制度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
A
资阳高三复读学校 9、 19世纪60年代以后,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 )
①主张进行“商战”,发展民族工商业
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③提倡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④提出了维新变法的施政纲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答案】
A
解析:
1898年初,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了《应诏统筹全局折》,它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由此可见,郑观应、王韬不可能提出维新变法的施政纲领,排除含④的选项。
10、 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土地买卖现象严重 B.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C.封建社会以农为本的思想 D.中国古代人多地少的特点
【知识点】其他
【答案】
C
解析:
略
11、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答案】
B
12、 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土的旧制,改考经义策论,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A.主要解决财政问题 B.选拔人才更注重实用性
C.否定了科举制度 D.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知识点】其他
【答案】
B
解析:
略
最后感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新学高考专注高考,祝所有的高考学子都能金榜题名迈入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