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复读 四川高考复读,选对学校是关键!四川新学高考一所只专注高考应试研究的全日制学校,绝对值得你的了解!
四川高考复读入学检测选择题摘录 1、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趋严重的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人们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由之路。据此完成18-19题。
18.下列国家中,现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型的是
A.印度 B.巴西 C.埃及 D.德国
19.下列人类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清洁生产 B.围湖造田 C.过度放牧 D.滥伐森林
【知识点】人口与城市 单元测试
【答案】
DA
2、北京围绕故宫一带的市中心不是中心商务区,而是行政区,其原因是
A.该地段的交通通达度差 B.主要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
C.该地段地价太高 D.该地段的地形不适宜作为商业区
【知识点】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答案】
B
3、 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知识点】地球 地球仪 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答案】
B
解析甲处位于近日点附近,为冬至日,从甲运行到乙期间,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因此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4、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问题。

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A地高温多雨 B.正值1月份左右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
【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大气 天气 气候变化规律
【答案】
B

5、读某河流修建水库前后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修建水库后
①河流径流量增加 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③降水量季节变化增加 ④旱涝灾害的发生机率减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可调节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及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措施还有
①植树造林 ②人工降雨 ③疏浚河道 ④退耕还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知识点】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单元测试
【答案】
BC
6、康熙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答案】
C
7、 “昔有一人,姓韦,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随着父亲,在绍兴府开个倾银铺儿……做人公道……主顾甚多,生意尽好。”明朝冯梦龙的这段描述,反映了( )
A.福建当地人谋生困难 B.闽商控制金融领域 C.明朝社会商业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答案】
C
8、对下图所示有关新中国农业发展历程的准确理解是

A.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 B.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C.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D.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答案】
D 图示中有关新中国农业发展历程经过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都是公有制,A项错误。B项只符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新中国农业发展历程的变化体现出我国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答案为D。
四川高考复读 9、 中共“八大”关于国内的主要矛盾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这一论断( )。
A.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教训
B.反映了剥削阶级在我国已基本被消灭的客观实际
C.明确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政治生活的主题
D.强调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答案】
B
解析:
A项明显错误C、D不符合题意。先是在理论上正确分析了主要矛盾,才能按这一论断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且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可以说C、D项是主要矛盾分析正确后产生的积极效果。
10、从世界潮流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影响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中国民主革命开始 D.中国思想领域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趋势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答案】
B
11、纪念碑、纪念实物等都可以生动地再现历史,下列纪念碑、纪念舰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抵制西方文明 B.发展资本主义
C.反对封建统治 D.反对外来侵略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答案】
D
12、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的认识。下列选项中对两者认识正确的是( )
A.两者不一样。普罗塔哥拉使人的主体性觉醒,是对自然哲学的反思;苏格拉底使人统一于向善的标准之下,是对人的哲学的反思。
B.两者基本一致。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都认为世界有着统一的本体——“善”,而它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中。
C.两者不一样。普罗塔哥拉对神的作用进行了批判,使人与万物协调一致;苏格拉底对自然的作用进行了批判,认为人不是万物的尺度而是“善”的尺度,确立了人的尊严。
D.两者基本一致。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都否定了世间万物有统一的标准,认为感觉与认知是最重要的,而感觉与认知又随个体的不同而不同。
【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答案】
A
最后还是得在强调,高考复读想要成功,选对学校是前提,新学高考期待你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