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生文化课补习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在北京奥运倒计时400天之际,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掀起北京奥运狂飙,全国卷Ⅱ和浙江、湖北、江苏、广东四省单独命题试卷都以3—6分的重磅分值对北京奥运作深度考查,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的大语文视角和时代性特质。透视5道北京奥运题材试题,呈现出如下四个特点:
1.图标与文字并茂。
全国卷Ⅱ和广东卷的试题,不仅有文字诠释,而且有图案、标识图形。图文并茂的设计形式,给人以形象、直观、活泼、新颖之感,使全卷飘逸着一缕让人耳目一新的灵动之气。
2.书面与口语同重。
全国卷Ⅱ的想象和广东卷的联想偏重于书面语,湖北卷的歌词和江苏卷的开场白偏重于口语,书面与口语同重,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从静态的“表达”走向动态的“交流”。
3.智商与情商齐飞。
歌词是“情感”的喷发,开场白要煽起全场“情感”的洪流,这就要求作答者不仅要有巧妙构思的机智、临场发挥的睿智,而且要有四射的激情,只有这样,才能感动、感染听众和观众。
4.学养与涵养共现。
病句的辨析、句子的仿写、修辞的运用,都需要考生有一定的学养——语文功底;而歌词的品位、开场白的档次、祥云图案文化意义的解读则更需要考生有足够的涵养——文化积淀。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对语文能力更深层次的考查和观照。
为了让读者更为真切地感受到2008北京奥运的气息,下面对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5道北京奥运题材的试题作一回顾:
【例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浙江卷第4题)
C.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杜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例2】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请以“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开头,续写一段歌词。要求每行语句不与第一段完全重复,句式基本对应,大体押韵。(4分)(湖北卷第22题)(具体内容参见本期第2版题型二:续写歌词)
【例3】“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分别填写适当的句子,作为学校一次迎奥运主题活动主持人的开场白。(5分)(江苏卷第20题)(具体内容参见本期第2版题型三:补写开场白)
【例4】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上的祥云图案,寓含“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之意,请以“祥云与奥运”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不超过50字。(6分)(全国卷Ⅱ第20题)
【例5】下面是2008年奥运会四个比赛项目的标识图形。请你选取一个,围绕图形内容,紧扣动态特征,展开联想,写一段话。要求语言通顺,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含标点符号)。(6分)(广东卷第22题)
伴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脚步的日渐临近,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奥运狂飙将会愈掀愈烈。广大师生只有以奥运知识为基点,以奥运动态为序列,以奥运文化为切口,以奥运热点为抓手,才能在2008狂飙中站稳脚跟,沉着应对,以厚实的积淀和敏锐的触觉挥舞五环,笑傲高考。
对于传媒生文化课补习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传媒生文化课补习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梳洗罢, ▲ 。 (温庭筠《望江南》)
(2)千嶂里, ▲ 。 (范仲淹 《渔家傲 秋思》)
(3) ▲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4)只恐双溪舴艋舟, ▲ 。 (李清照 《武陵春》)
(5)天时不如地利, ▲ 。 (《〈孟子〉两章》)
(6) ▲ ,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
(7)亲贤臣,远小人, ▲ 。 (诸葛亮《出师表》)
(8)唐代的边塞诗歌充满了美感,其中既有“羌笛何须怨杨柳, ▲ ”的惆怅,也有“醉卧沙场君莫笑, ▲ ”的苍凉,更有“但使龙城飞将在, ▲ ”的勇决雄壮。
2、 (2015届山东滨州中考)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1对经典最好的保护是发展,是创造,是让我们文化典藏的宝库越来越丰富。
2这样才能使我们文化和文学的参天大树更加根深叶茂,蓬勃生长。
3既自觉地守护民族文化的精髓,又关照时代,引领社会。
4仅仅有保护和传承终归是被动的,应该积极开拓创造,为人类贡献更多更好的作品。
5这就需要我们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
A.14532 B .5312 C.15423 D.53214
3、 作文(40分)
从小到大,总有那么一首歌,旋律或许没那么动听,歌词也没那么华丽,但你却百听不厌。也许是因为这首歌能勾起你许许多多的回忆,也许是因为那几句歌词能触动你内心处深藏着的秘密。
请以“当我听到这首歌”为题写篇记叙文,讲述这首歌触动你的故事。
要求:(1)写你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抒发真情; (2)要出现具体的歌名;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人名;(4)文章不少于600字。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今年,我省将在普通高考中启用首次考生身份验证系统。
B.5月17日,广元少年康亮模仿结绳逃脱,自吊房梁5小时,险些送命。
C.端午节,无论是粽叶的清香,还是龙舟的呐喊,渲染的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D.斑马线上之所以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是由于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
5、 翻译(共6分。每小题3分。)
(1)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
(2)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译文: 。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