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生文化课冲刺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高考“一诊”考试昨举行
昨日,重庆市10万名高三学生参加了今年高考“一诊”考试。就昨天考查的语文和数学,学生和老师反映,基础知识仍是考查的重点,试题难度适中,为5个月后的高考指明了复习方向。据了解,考生们的试卷将采取集中阅卷的方式,成绩也将公布给学生作参考。
为了让考生结合此次考试得失确立努力方向,本报昨日请了市一中高三语文老师蔡乾国等名师对此次试题作了解析,但愿对同学们的“高考冲刺”有帮助。
语文解析
金融危机现考题
昨日上午9点,记者在重庆市第一中学看到,学校严格按照高考标准设考,学生按考号分配到40多个考室里。中午11:30,语文考试结束,学生们走出考场议论纷纷。
“题目不难,基本没有社会热点,考的都是基础知识。”该校高三(二十七)班的一位同学说,只有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运用部分,直接用课本上的知识点不能回答,略微有点难度。该学生说,美国金融危机出现在选择题的一个选项里。
作文“感悟人生”
据了解,语文作文题只有一题,总分60分。题目给了几段材料,要求以“人生的注脚”为题,写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作文题出得很好!”两名走出考场的同学异口同声地说。他们认为,作文题目出得有深意、有文学性,通过阅读材料,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写作,很好写,但要拿高分不容易。
对此,有关人士表示,本次作文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人生思考和认识的能力高低。他称,虽然中学生经历少,但是中学生是对人生最有想法,最容易对人生发生感慨。因此,这个作文题目不至于让考生动不起笔。
数学解析
试题总体上偏难
昨日下午的数学考试中,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的同学都反映,20题以后的几道题不易做。
“总体来说偏难!”不少数学老师和学生说,数学考题比去年“一诊”考试难度有所增加,在有些内容上难度与高考大体相当。市三中一名数学老师举例称,如对“绝对值”、“放缩法”的考查,就让不少学生感到棘手。
名师支招
语文:要扩大阅读范围
“常规题目,常规思路。”市一中高三语文老师蔡乾国如此评价本次考试。他分析说,本次考试题型对教材知识点的覆盖面较大,命题有一定的新意,表现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取上,打破以往传统的人物传记,选取的是文言小说,可读性更强。字音、字形部分考查了教材里相对比较生僻的知识点。
通过此次考试,检讨自己的得失,即将冲刺高考的同学要注意些什么呢?蔡乾国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后期复习时,要注意全面掌握基本知识。同时,此次试题中文言文命题的创新,提醒同学们要扩大阅读范围,不只停留在阅读人物传记方面。另外,此次考试对学生的答题规范有严格要求,特别提醒同学们答题要规范。
数学:巩固典型解题方法
据了解,由于高三学生目前还没复习完,因此,本次考试以检测调研为主,只是针对前期的复习内容进行的一个测试,让学生自己做到心中有数,试题并没有涵盖全部高考内容,达不到高考的难度。
在数学方面,即将冲刺高考的同学要注意些什么呢?市一中高三数学老师李长泓称,后期复习,同学们在回归教材的基础上,要巩固典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同时,在掌握基础题、中难度题的基础上,对难题也要进行适当的训练,从心理上为高考做好准备。
有专家表示,离高考还有近半年,考生如结合此次考试检讨得失,狠抓薄弱环节为时不晚。
对于美术生文化课冲刺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美术生文化课冲刺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两句诗,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 , 。
2、 下列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粗犷 静谧 天翻地覆 世外桃源
B、虬枝 猝然 言简意赅 出其不意
C、纯粹 祈祷 受益匪浅 心旷神怡
D、娇健 惊惶 再接再励 滔滔不绝
3、 每个人都有“青春的烦恼”。当身边的同学向你倾诉下面某种烦恼时,你会怎么劝说?(6分)
①小刚:脸上又长了不少的痘痘,怎么办?
②小红:老师又向家长告状了,真烦人!
③小明:爸妈一直在外地打工,好孤独。
我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_ _
③____________ _
4、 《西游记》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________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_________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听天气预报别只注意温度
关心天气变化的人每天都收听天气预报,_______不少人往往习惯只以气温的高低作为判断环境冷热的惟一指标,这是片面的。
气温适中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对人体冷热感觉的影响较小。所谓气温适中,是指使人既不觉得热,又不感到不冷,这个温度叫做“不感温”。人们对环境的“不感温”是不同的,如人体对空气不感温为24℃,对水的不感温为34℃,这就是说在24℃的空气和34℃的水中,人们会觉得不冷不热,十分舒适。因为人正常体温为37℃,在空气中,24℃的空气会带走人体一部分热量,而体内产生的热量则 会弥补空气带走的那部分热量,使得人体向外散失的热量与体内产生的热量正好相等,人体保持了相当的热平衡,使人们感觉良好。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不感温”时,人们就会有明显的冷感或热感。这时, 相对湿度便会对人体冷热感起很大的作用。比如,当气温25℃、相对湿度30%时,人体没有什么冷热的感觉(即舒适);同一气温,若相对湿度增大到95%时,人体就感觉闷热了……
人体的冷热感与风力也有重要的关系。冬季当你静止或徒步行走时,本来穿着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如果坐上奔驰的卡车或窗户大开的汽车、电车,立刻就会觉得风声大作,周身寒冷。这是因为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空气保温层吹散,把热量带走的缘故。一般风力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从实验中,大致可以计算出这样的结果:当气温在0℃以上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3℃~5℃;气温在0℃以下,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6℃~8℃
第一段空缺处应填的关联词语是________ ___。
本文通过指出“人们一贯以气温的高低来作判断环境冷热的惟一指标”这一说法的片面性,说出人体的冷热感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写出在24℃空气中,人们会感到不冷不热,十分舒适的原因。
第二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意在说明什么?
写出本文运用下定义说明方法的一句话。
“一般风力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中“一般”一词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