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文化课辅导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孔子的地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列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排名第一的正是中国的孔子。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影响力无人能及。他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后来整个中国文化的主流,并流传至今,浸入全球华人的骨髓。他的文化地位太重要,以至于后来整个中国上至统治者下至老百姓都对他推崇备至,称其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享有和上帝、国家同等规模的祭祀地位,被誉为“素王”,就是我们常说的无冕之王。
但是我们要知道,孔子的地位是在他死后很多年才得到肯定的。在他活着的时候,他的思想理论其实并不被认同,各地的诸侯都不待见他,所以他只能周游列国,最后实在得不到重用才安心写书搞教育的。
而在那个时候,除了孔子的儒家学说以外,还同时存在其他学术流派。不同流派的思想家们发表各自的言论,他们著书讲学,你争我夺,互不买账,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思想学术最为繁荣的景象,后世称之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背景
孔子所处的大时代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被称为春秋战国的时期。春秋战国之前是西周,当时周天子是天下的统治者,诸侯、大夫、公卿士族都得听天子的。但是后来犬戎部落攻破了西周首都镐[hào]京,西周就灭亡了,天子不得不东迁到洛阳,建立了东周王朝,就是所谓的“平王东迁”。
王室经过战火和被迫搬家以后,愈发衰落,周天子名义上还是统治者,实际上实权都在地方诸侯那里。从政治角度上讲,诸侯们为了强大自己,就得抢地盘啊。要抢地盘就得招揽人才,好为自己出谋划策。这样一来,不同的思想学说或主张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只要能让诸侯变强大,就能得到重用。这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土壤。
另外,在春秋以前,读书写字受教育这种事儿是贵族才能干的。那个时候教师是由官府的史官兼任的,并不是专门的职业,就是所谓的“以吏为师”,而这些官员被称为“王官”。后来天子式微,中央没有精力再养着这群人了,他们有的投靠诸侯,有的散落民间,办学讲课,以此为生。如此一来就把被贵族垄断的学术文化带到了民间,底层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士。这群知识分子不断发表自己的见解,使百家争鸣的出现成为了历史必然。
百家争鸣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的学术流派数得上名字的就有189家,到后来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中更记载了上千家,但是最后流传下来成为学派的,只有十家。总结起来分别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西汉刘歆(音“欣”)在《七略·诸子略》中没有小说家一派,其余的合称“九流”。所谓“十家九流”就是从这儿来的。这其中,以儒、道、墨三家的哲学体系最为典型,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也最大,被称为先秦“三教”。
儒家: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就是孔子
他的思想学说以“仁”为核心理念,主张提高自己的修养,使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稳定的关系,统治者要以德而非强力来治理国家。
当然,这种理论在那个战乱频繁的时代是根本没有市场的。所以孔子周游列国,提出了许多在我们今天看来高瞻远瞩的见解,却始终得不到诸侯的重视。直到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一家独大的局面才得以形成,而这已整整过去了四百年。
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
A仁政学说
B性善说
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
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
B他被称为“亚圣”
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性恶论
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被视作儒家异端
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道家
道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周朝中央图书馆的馆长李聃[dān],据说他生下来就是白头发,所以后世尊称为“老子”。到战国时期,由庄子进一步发扬光大,形成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道家学说。
他们以“道”作为该学派的思想核心和最高范畴,在自然无为、顺其自然的天人关系中展开自身的思想体系。以幽深微妙的言语,高蹈隐逸之士的心态关怀世情。与其他各家相比,他们对社会的观察和认识更冷静、更清醒,也更为深刻。
墨家
墨家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的墨翟[dí],人称“墨子”,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家是一个纪律极为严格的学术团体,按照墨家规定,他们每到一处都必须推行自己的学说,并将所得俸禄向团体贡献。
他们主张“兼爱”,人与人之间平等相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节用”,反对铺张浪费;“明鬼”,重视文化财富的传承;“天志”,掌握并利用自然规律。墨子所著的《墨经》中提出了许多科学规律,例如小孔成像、杠杆原理等。他也利用这些科学技术,造出了许多战争器械,帮助弱小国家抵御强敌。
法家
1、韩非与《韩非子》
2、韩非的思想:
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②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
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①在当时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②在后世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兵家
1、《孙子兵法》
2、孙膑与《孙膑兵法》:
重视战争规律
小结:“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对于艺术生文化课辅导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艺术生文化课辅导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3题。(14分)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①。翌日②,问宋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③?馔④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⑤欺。”间⑥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注释】①皇帝暗中派人监视。“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翌(yì)日:第二天。③坐客:座中的来客。④馔:(吃的)饭菜。⑤朕(zhèn):皇帝自称。⑥间:间或。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__________ ②色愈恭,礼愈至:___________
③濂具以实对:__________ ④间问群臣臧否: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 (2011•辽宁省沈阳市)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__的经典名作,__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__。我们从中不仅能__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A、不言而喻 滋润 苦痛 获取 B、脍炙人口 滋养 沧桑 汲取
C、不可名状 养育 磨难 吸取 D、家喻户晓 培养 苦难 吸收
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B.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
C.这一摞书,是我的第二个理想,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
D.当实在不能吃了的时候,他便吃自己的大拇指,吃得狼吞虎咽,有滋有味。
4、 (16届湖北省利川市文斗乡长顺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新华社上海12月24日专电(记者孙丽萍)《咬文嚼字》对2013年国人常犯的十大语文差错进行了盘点。这十大语文差错主要来源于热点社会新闻事件。下面遴选了其中三大差错,请你进行探究,并把差错之原因填写在横线上。
【差错一】国人常写错的一个字:“冒”。
“冒”人人都认识,但很可能落笔即错,被誉为汉字中的“第一易错字”。
⑴“冒”字写错的原因是:
【差错二】常混淆的词是:“受权”和“授权”
2013年经常被混淆的词是“受权”和“授权”。为了解决纠纷,企业或个人有时委托律师全权处理,律师常为当事人发布“律师受权声明”。
⑵“受权”和“授权”被混淆的原因是:
【差错三】 王立军“服法”并非“伏法”。
2013年,王立军、薄谷开来因涉嫌犯罪被公开审判,不少媒体报道称:“王立军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后,认罪伏法,不上诉。”“涉嫌杀人被公开审判,薄谷开来认罪伏法。”
⑶“伏法”误为“服法”的原因是:
5、 请以“我感受到了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叙述要清楚;
(3)写出真情实感;
(4)不少于600字。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