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体生文化课冲刺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归纳总结:
(1)1949~1956年是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时期,可分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1952年)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3~1956年)。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等。
(2)1956~1976年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曲折发展的时期。
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1956~1966年),这一探索阶段既有成就也有失误,但党和国家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探索历程中最严重的失误阶段,党和国家的工作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偏离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轨道,导致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受损。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等。
1.1949~1956年,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的创造性举措及依据
(1)政治方面
①举措: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行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②依据: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民主党派在历史上与中国共产党有合作关系。
(2)经济方面
①举措:采用和平方式成功地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
②依据: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剥削性,但它是先进的经济成分,并且民族资产阶级拥护社会主义,愿意同共产党合作。
(3)民族关系方面
①举措: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依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过去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落后。
(4)外交政策
①举措:提出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依据: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新兴民族国家独立;中国为打破外交孤立,寻求和平发展环境。
2.新中国成立初期向社会主义过渡时对苏联的借鉴与创新
对于艺体生文化课冲刺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艺体生文化课冲刺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行。 B.“勤学好问”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不二法门。 C.上帝在创造世界时,把一切生物分散安置并教会他们传宗接代,繁衍自己的子孙。 D.你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重蹈覆辙,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2、 案例讨论: 动物学家观察发现:老鹰在树梢和悬崖上筑巢时,先街一些荆棘放在底层,再叼一些尖锐的石子铺在荆棘上,最后才衔枯草、羽毛或兽皮放在小石子上面,做成一个孵蛋的巢。雏鹰慢慢长大,这时老鹰开始搅动窝巢,让巢里的枯草、羽毛掉落,露出尖锐的石子和荆棘。小鹰被扎得疼痛难忍,喳喳直叫,只好忍着痛,扇着尚显稚嫩的双翅,离巢飞去。 动物学家的发现,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人认为,老鹰简直像个“教育家”,太懂得如何关爱自己的孩子了。也有人认为,老鹰这样早早地把孩子赶出窝巢,危险太多,不利于孩子成长。请你针对老鹰的做法也谈谈自己的看法。300字左右。
3、 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4、 诗词默写填空。(每小题2分,共10分)
⑴写出古诗或名著的上句或下句:绿树村边合, 。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⑵在《过零丁洋》一诗中“ , 。”表现了诗人为了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⑶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 。”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表
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运用拟人,使落花
有情,表现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⑷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
⑸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苏轼在他的词《浣溪沙》也有类似情感的抒发是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