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体生文化课集训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武昌起义含义:
是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中国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的历史背景:
①《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②物质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
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④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⑤导火线:保路运动,亦称“铁路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风潮”。
武昌起义的爆发: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经过:革命党人攻克武汉三镇(汉口、武昌、汉阳),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宣布废除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元,国号为“中华民国”
领导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领导力量);湖北新军(武装力量)
武昌起义的影响:
1、积极影响:推动了各省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2、消极影响:立宪派、封建官僚投机革命,控制大部分地方政权,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对于艺体生文化课集训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艺体生文化课集训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要点,字数要求在40个以内。(1分)
在滇西北.怒江、金沙江、澜沧江蜿蜒而去,形成雄伟壮丽的三江并流的世界奇观。三江上游梅里雪山一带,覆盖着大片原始森林。层层叠叠,密不透风的植被,是调节长江水量,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保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面对联横线处填入汉字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上联:世外桃源①难②
下联:人间仙境不复临
A.①常 ②寻 B.①常 ②觅 C.①终 ②觅 D.①终 ②寻
3、 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与别的对联弄混了,请你运用对偶知识判断下列诗句哪一句是这副对联的下联?
对联:凌云劲竹真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野泉声入砚池中 B.清香移在菊花枝 C.梅梢月斜人影孤 D.空谷幽兰绝美人
4、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知已,是一把伞,晴朗时轻轻收起,阴雨时豁然张启。
5、 .诗、文名句填空(①一⑥题为必答题;⑦一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8分)
必答题:
①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③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④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⑥先天下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选答题:
⑦欲穷千里目, 。(王之涣《登鹳雀楼》)
⑧好雨知时节, 。(杜甫《春夜喜雨》)
⑨ ,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⑩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论语》)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