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播音编导生文化课冲刺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据我所知,有不少高三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共同的困惑―――用功复习了语文,成绩却很难提高。其实,这当中也许与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关。语文,作为一门学科,自有它作为学科的科学性的特性。既是有科学性存在,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根据多年高三语文教学的经验,我们向各位高三学子提出五条建议,告诉你高三语文可以这样学。 建议一:正确、认真地研究《考试手册》,理解高考语文的要求,解析上海卷的命题规律。
全面、仔细、认真地解读由上海教育考试院颁布的《考试手册》,是所有高三学生应当做的第一件要紧的工作,因为《考试手册》是指导高三复习的航标,而许多学生常常忽略对《考试手册》的研究。建议考生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仔细阅读、分析《考试手册》在语言表述中与前些年的用词和提法上有哪些不同,进而研究上海的语文教改对高考生的能力要求有了哪些改变和突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研究《考试手册》,就不知道变化在哪里;不研究《考试手册》,就不清楚考点在哪里。一年的复习要想做到“有的放矢”,就一定得好好研究这本《考试手册》。
建议二:对现代文进行分类集中阅读,寻找解读规律与答题思路。
从上海卷近年来的命题选文来看,现代文越来越侧重于选用那些实用性强、文学性强的文本,这正是反映了教育为生活服务、语文贵在培塑知性的教育原则与教育思想。当然,也不是说,其他类型的文本不会选用。我们针对目前高中学生普遍的阅读现状,提出高三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训练的难点要放在咏物类散文与哲理性散文的解读上。建议各位高三学生,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对此进行专题性的学习与研讨,根据此类散文的创作规律,找到正确的解读方法。
另外需要提示的是,在现代文的考题中,妨碍学生得分的一个普遍原因是,考生常常忽视了隐藏在题目中的对语文概念内涵的准确理解。譬如学生常常错把“请概括文章的中心”和“请说说作者的意图”当成一回事。建议对语文的文体特征、表现手法、语言艺术等相关概念做一次完整而系统的整理。只有理清了术语的概念,搞清了题目的要求,才可能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建议三:整理、记诵古代诗词中物象的常见象征意义,有助于准确理解古代诗词的主旨。
历年高考,在古诗词阅读这个板块,全市不同学科的高中生得分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不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主旨把握起来有困难。其实,诗词创作有个规律,就是诗人常常喜欢借用各种物象来表情达意。随着历史的发展,许多物象也就被依附上相对比较稳定的意义。譬如“水”这个物象,大致也就是四个意义比较常见:①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②如“逝者如斯夫”一样的时光流逝的感叹;③绵长深浓的悲情愁思;④难以把握的一些事物等。因此考生理解了并熟记了这些物象的常用的象征意义,解读诗词无疑多了一把开启的钥匙。
建议四:从古汉语的词汇表开始,结合文言文的词法与句法规则的复习,克服“惧”和“躁”两种不良心态,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对文言文学习,通常高三学生存在两种心病,一是害怕,二是烦躁。害怕是不敢学,烦躁是坚持不下去。多半的理由是,觉得文言文艰涩难懂,词汇又多,意义繁复,句子结构变化多端。所以对待文言文学习,常常视若畏途。其实,文言文也有自身的规律可循。例如,词汇虽然多,但是常用的词汇也就只有160多个,加上上海卷文言文命题存在着“实词回避”的潜规则,如若把近五年试卷出现的文言文词汇剔除掉,你需要强记的文言文词汇也是屈指可数的。因此,对待文言文的学习和复习,考生尤其需要调整心态,用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复习,这样才可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需要告诉你的是,文言文这部分,只要你花了功夫,成绩的提高是最显而易见的。
建议五:从规范性、文化性、思辨性三方面入手高三的写作训练。
需要强调的是对规范性要有正确的理解。“规范性”我以为有三层意思,一指审题立意的规范,具体指不要立足于标新立异,而应该依照社会的主体思想确立文章的主题;二指语言表述的规范,切忌出现“文白夹杂”和“中英对照”以及“港台腔”的语体;三是指文章结构层次的规范,讲求思路推进的有序性和文章整体构思的完整性。部分学生对“规范性”有不正确的理解,常常视其为“八股式”的束缚,这显然是认识上的不够理性、也很不科学的一种偏颇。
为了使得自己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建议各位高三学子抓紧补补阅读积累的课,整理好自己的素材库,依照高考文本常见的主旨进行分类收编与文字概括,以便在作文中选用合宜的材料,为自己的文字增色,为自己的论述加油。
针对18、19岁的年轻人争强好胜、又容易偏激的特点,我们特别提出,要注意“思辨”这个问题。对问题的解析需要思辨,思辨容易带出深刻,思辨常常显示全面,思辨还能在字里行间体现出考生思想能力的优势。建议考生好好利用高三政治课上关于哲学的学习,学会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在写作材料和写作对象的分析解剖中把这种方法结合进去,使得自己的文章能够闪烁哲思的光辉。
用两句话送给所有的高三学子,愿每个07届学子“不带着遗憾离开母校”,“让语文学科为你的高考以及人生增色”。
对于播音编导生文化课冲刺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播音编导生文化课冲刺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李鬼道:“小人本不敢剪径,家中因有个九十岁的老母,无人养赡,因此小人单提爷爷大名唬吓人,夺些单身的包裹,养赡老母。其实并不曾敢害了一个人。如今爷爷杀了小人,家中老母,必是饿杀。”李逵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的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却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佑我。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 放将起来,李鬼手提着斧,纳头便拜。李逵道:“只我便是真黑旋风,你从今已后,休要坏了俺的名目。”李鬼道:“小人今番得了性命,自回家改业,再不敢倚着爷爷名目,在这里剪径。”李逵道:“你有孝顺之心,我与你十两银子做本钱,便去改业。”李鬼拜谢道:“重生的父母!再长的爹娘!”李逵便取出一锭银子,把与李鬼。
【注】剪径:拦路抢劫;
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 。
李鬼两次“拜”李逵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李逵平日“杀人不眨眼,”如今却放走了李鬼。李逵的这种行为体现了他怎样的特点?
2、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 训练结束之后,体育馆内已经空无一人,只有他还在练习三分球投篮。
B. 受毒大米事件的影响,经调查,发现产自某地的大米销量下降了一倍。
C. 护士节那天,记者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采访了许多王护士的先进事迹。
D. 21世纪的中国文学可谓群星灿烂,而莫言无疑是其中非常耀眼的一颗。
3、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2题。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①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1.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 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
2.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4、 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5、 古诗文默写。
196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的四位世界文化名人中就有我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南宋理学家朱熹,则将杜甫放在中国历史上能称为“伟大”的五个人之列;郭沫若曾盛赞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朱德赞他“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综观杜甫的诗作,我们的感觉是沉郁顿挫,读出的是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下面是杜甫的一些经典诗句,请你任意选出5句,写出与其内容或者思想感情一致的古诗词(课内外都可),并注明作者。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其一)
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⑤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梦李白》
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