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考生文化课补习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政治经济类最全计算问题解析(一)
高中政治是高中文科三大科目之一,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在高一的学习中就要把政治打好基础。下面有途网小编整理的这篇文章高中政治经济类最全计算问题解析(一),仅供参考。
高中政治经济类问题解析:关于商品价值量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关键要注意:商品价值量只与“社会的”有关,和“个别的”无关。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同时,要注意对题中的数量进行观察、计算。
例1. 如果现在1只羊=2袋大米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那么,一只羊可以换( )
A.1袋大米 B.4袋大米 C.3袋大米 D.2/3袋大米
解析:例1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说明羊的价值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二倍,而且,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说明大米的价值量就不变,那么1只羊= 2/3袋大米。正确答案是D。
高中政治经济类问题解析: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
例2. 某国待售商品1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平均流通5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_____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4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______元纸币,这会引发______。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
A.4000、0.25、购买力降低 B.2000、0.5、通货膨胀
C.2000、2、纸币升值 D.2000、0.5、购买力提高
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ⅹ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由此公式可知,这一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ⅹ10)/5=2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为4000亿元,为实际需要货币量的2倍,所以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此时1元钱的购买力只相当于2000/4000=0.5元。该题正确答案为B。
高中政治经济类问题解析:关于分配方式
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
例3. 甲在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甲利用空闲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1万元;甲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1万元。甲出租住房,年收入1万元。甲一年的劳动收入为________。( )
A.4万元 B.5万元 C.6万元 D.7万元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劳动收入”,即通过付出劳动而取得的收入。试题中,甲的年薪是劳动收入,即4+1=5万元。甲的红利收入和出租住房的收入都是非劳动收入。该题正确答案为B。
高中政治经济类问题解析:关于股票价格
有关股票的计算题,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现结合例题,就两种常见的股票收益计算方法作简要分析。
例4. 某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种股票发行7200万股,当年每股预测收益0.48元,发行价7.34元,上市首日开盘价16.5元,最高价17元,收盘价15.2元,当年银行存款利息率为年息4%,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在该股票上市第一天就以最高价把100股原始股全部卖掉,可以获利_______,总收入为 ________。( )
A.966元 1700元 B.1200元 966元
C.48元 1200元 D.786元 48 元
解析:这一类主要计算股票收益。一定数量股票以一定价格(如:开盘价、最高价、收盘价等)卖出的获利情况,计算方法是:收益=(卖出价-发行价)×卖出数量。依据公式获利=(17-7.34)×100=966(元)。一定价格卖出后的总收入,应该是总收入=本钱+收益,即总收入=7.34×100+966=1700(元)。正确答案为A。
高中政治经济类问题解析:关于企业经济效益
所谓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分别是: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例5. 下列情况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是( )
A.去年投入资金200万元,获利140万元;今年投入资金300万元,获利160万元。
B.由于经济结构调整,企业资金减少1/2,利润总量减少1/3。
C.占用资金比以前增加10%,利润总量增加5%。
D.资金增加10%,利润总量也增加10%。
解析:该题考查对经济效益的理解,资金利润率和成本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A项,资金利润率70%变为60%,经济效益下降。B项,利润减少的幅度低于资金减少的幅度,经济效益提高,应选。C项,利润增加的幅度低于成本增加的幅度,经济效益下降。D项,利润增加的幅度等于成本增加的幅度,经济效益不变。
对于艺考生文化课补习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艺考生文化课补习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下列句子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目前,大美青海一场“爱我家乡·清洁乡村”的活动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着。
B.“神十”飞天,王亚平通过天地互动的形式,为我们上了一堂叱咤风云的太空公开课。
C.中国女排聘请家喻户晓的郎平担任主教练,目的是使这支劲旅走出低谷,重振雄风。
D.调查数字显示,南宁市样本学校小学生的近视患病率高达25%,这真是触目惊心。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95岁的张富清老人尘封功绩60多年的英雄事迹报道出来后,在中华大地引起强烈震撼,人们被他淡泊名利、为国分忧的精神所感动。在这个复杂多元的时代,我们需要 英雄故事,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革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精神大厦添砖加瓦。
A.传扬 发扬 弘扬
B.传扬 弘扬 发扬
C.发扬 弘扬 传扬
D.弘扬 发扬 传扬
3、 语文实践活动(3分)
班级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出了一期手抄小报,假若你是手抄报的编辑, 请你为报纸下面引用的两段材料加上几句精当的 “编后语”。
A. 羚羊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濒危动物,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西藏等高原地带。喜群居生活,性怯懦机警,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引自《中学生知识画报》)
B. 几年来,武警官兵为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打响了艰苦的保卫战……如今,在可可西里的青藏公路沿线,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成群结队,不时向过路车辆鸣叫相迎,挥蹄致意。 (引自《中国国防报》)
编后语:
4、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一项是( )
A.小明获得学雷锋标兵荣誉称号,他说:“感谢所有受助者,是你们给了我机会。”
B.小康到医院看望生病的同学小文,关切地说:“我放学后顺便过来看看你。你好
点了没有?”
C.光明小区的绿地上插有标语:“小草微微笑,请你走正道”、“不准停车,违
者放气”。
D.小红送客出门时正好遇上天下暴雨,她对客人说:“人不留天留。”
5、 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当止不止 有樵①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②嵌空③而缭曲④,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 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⑤,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⑥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⑦虎退路,两穴并⑧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顷⑨,死矣。 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樵:打柴。②故:通“固”,本来。 ③嵌空:深陷的样子。 ④缭曲:曲折缭绕。⑤窦:孔穴。 ⑥不意:没想到。 ⑦窒:堵住。 ⑧并:一起。 ⑨不食顷:不到一顿饭工夫。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稍出近之( ) (2)益习其声 ( ) (3)技止此耳( ) (4)遂蛇行而入 ( )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虎因喜 / 罔不因势象形 B.驴不胜怒,蹄之 / 聚柴以焚之 C.尽其肉 / 其如土石何 D.以为神 /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
4.用原文词句填空。
甲文,驴最初出现时,是一个“ ”,最后被虎吃掉,是因为它“ ”;乙文,樵者最初遭遇老虎,处境“ ”,最后用“ ”的做法战胜了老虎。 5.甲乙两文中的老虎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