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生文化课冲刺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现行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从试题的内容上看,共有5道大题22道小题;从试题形式上看,这5道大题22道小题可分为6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翻译题、语境表达题和作文题,其中选择题有13道共49分。下边笔者就这13道选择题的命题特点作一分析,并就答策略提出建议,以供2020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参考。
一、选择题类型
现行全国卷语文试卷上的选择题共有13道,分别是:论述类文本阅读题3道、实用类文本阅读题2道、文学类文本阅读题1道、文言文阅读题3道、诗歌鉴赏题1道、语言运用题3道。
这13道选择题从答题时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支撑上看,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考查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理解、筛选和分析的有8道,分别是:论述类文本阅读题3道、实用类文本阅读题中前2道、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中第1道题、文言文阅读题中的第3道内容分析概括题、诗歌鉴赏题中第1道题。
第二类,考查根据语境理解句意的试题1道,即文言文阅读题中的第1道断句题。
第三类,考查对相关知识的识记和运用的试题有3道,分别是:文言文阅读题中1道(文化常识题)、语言运用题中2道(即词语辨析题和病句辨析题)。
第四类,考查依据语境分析句子之间衔接的试题1道,即语言运用题中的那道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句子的试题。
二、作答策略
1.作答第一类试题的策略。第一类选择题全部为文本阅读选择题,作答这类选择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快速通读所给阅读材料,把握住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第二步,细读要作答的试题,根据第一遍通读的印象,筛选出答题所凭借的语段、语句,甚至词语。
第三步,将筛选出来的语段、语句、词语,根据题干要求,同题目中四个备选答案一一比较、分析、判断。
2.作答第二类试题的策略。第二类选择题乃文言文阅读题中的第1道断句题。从高考这几年的设题情况看,要求断句的句子中带有标志性的词语很少,因此,作答这种选择题,考生可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尝试初断。具体方式是,通读所给的要求断句的句子,通读过程中,能断开的先尝试断开。
第二步,复读再断。即在第一步初断的基础上,再细读所给的要求断句的句子,再次断句。
第三步,参考所给的四个备选答案,确定答案。
3.作答第三类试题的策略。第三类选择题从设题特点上看,考查的是对相关知识的识记和运用。具体而言,文言文阅读题中的那道题考查的是对常见常用的文化常识的识记和运用,语言运用题中的词语辨析题考查的是主要是对常见常用的成语的识记和运用,语言运用题中的病句辨析题考查的是对相关的语法知识、逻辑知识的识记和运用。因此,作答这类选择题,办法只有一个:对相关的知识必须有一定的积累、一定的运用经验。前者是基础,是关键;后者是技巧、是方法。作答这类选择题,只要考生将相关的知识牢记在心了,一般而言,不会丢分。
4.作答第四类试题的策略。第四类选择题的基本特点就是根据语境选择衔接恰当、顺畅的句子。从考点上讲,属于“简明连贯得体”这一考点。从考生作答策略上看,考生要顺利拿下这道题,前提是得做一定数量的训练题。这个“一定数量”如何把握呢?笔者的经验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不能少于50道!在做够这50道题的基础上,可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注意分析要选择的句子所在的语境特点,这里包括要选择的句子所在上下文的文意、上下文所使用的句子的句式特点等。
第二,注意分析四个备选答案所给的四个句子的意义及表意特点。
三、结束语
从赋分上看,全国卷高考语文试卷上的选择题共13道49分,占高考语文试卷总分的三分之一。从这个角度看,考生在考试中如能很好地拿下这13道题49分,则语文总成绩就不会低于110分。这样,从语文成绩的角度讲,考生的高考绝对是成功的。由此可见,选择题在高考语文总成绩中的重要性!考生在复习中千万忽视不得。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高考预测、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对于艺术生文化课冲刺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艺术生文化课冲刺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下列与宋江相关的两个情节是
A.三顾茅庐 B.三进大观园 C.三打祝家庄 D.三碗不过冈
E.三败高太尉 F.三英战吕布 G.三入死囚牢 H.桃园三结义
2、 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诲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蓬隙向外一望,沧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经不住悲凉起来了。
错别字
改 正
3、 阅读《伤仲永》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 “泯然众人矣。”
解释加点的字。
(1)未尝识书具 (2)指物作诗立就
(3)不能称前时之闻 (4)稍稍宾客其父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第一段写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主要内容有两点:(2分)
一是写
二是写
用原文回答:方仲永幼年具有怎样的非凡才能?(2分)
。
“ ”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预示了他“ ”结局。(提示:可用文中原句填空) (2分)
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
4、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瘦骨嶙峋 心旷神怡 重蹈复辙 孜孜不倦
B.津津乐道 问心无愧 头晕目炫 猝然长逝
C.鳞次栉比 汗流浃背 盘虬卧龙 小心翼翼
D.获益非浅 叹为观止 悬梁刺骨 花枝招展
5、 (四)修身学习
潜心读书有四种境界。“ , ”(刘禹锡《陋室铭》),排除干扰,静下心来,此第一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界;“ , ”(王安石《登飞来峰》),登临顶峰,高屋建瓴,此第三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此第四境界。
读唐人诗歌,可见作者心胸气魄。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 , ”可见王勃旷达的胸怀,他心中的友情已突破时空的阻隔;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 , ”可见杜甫博大的胸襟,他舍己为人,至死不悔。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