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生文化课补习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与数字有关的语病分析及评讲
在语言运用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数字有关的语病。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减少(缩小、降低、下降)×倍”,如:
①三T企业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下降了一倍。
“下降一倍”则成本为零,这怎么可能?“减少了一倍多”更是荒唐。减少、缩小、降低和下降不能成倍,后面只能跟分数或实际数量,如:
②经过革新,产品的体积比原来缩小了一半。
③每件产品的成本下降了20元左右。
2.“平均分(成绩)都……”,如:
①这次物理考试,全班的平均分都达到85分以上。
一门学科,一次考试,一个班级的平均分只能有一个,后面不能跟“都”。当然,当学科不止一门,考试不止一次,或演算对象、范围并不固定单一时,平均分就不止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平均分(成绩)都……”的表述未必存在不妥,如:
②这次期中考试,我班各门学科的平均成绩都超过了隔壁的二班,打了一个翻身仗。(学科不止一门)
③两次物理考试,我班的平均成绩都不错。(考试不止一次)
④这次比赛,男女同学的平均得分都不低。(演算对象、范围并不固定单一)
3.“时速每小时……”或“时速……?小时”,如:
①这种新车型每小时时速是220公里。
②他以350公里/小时的时速驶向终点,车子简直就要飞了起来。
“时速”即每小时的行驶距离,与“每小时”或“?小时”一起出现就显得重复累赘。例①应去“每小时”,例②应去“?小时”,或把“时速”改为“速度”。与之类似的还有“单位价格”、“日均”、“年均”等问题。如:
③这种电子元件每件的单位价格是15元。
④这种型号电冰箱的单位价格是每台3288元。
⑤参观展览的人数很多,日均每天将近1500人。
⑥这里有我国南方重要的货物中转码头,年货物吞吐量达到每年5000万吨。
时、件、台、日、年都属于“单位”,以上错误都属于重复累赘。
4.“最多……以下”和“至少……以上”,如:
①他的年龄不大,最多五十岁以下。
②这个单位职工福利好,收入高,每月工资至少一千八百元以上。
“最多”和“至少”只能跟上下极限点,不能跟一个范围,而“……以上”、“……以下”都表示范围,因而“最多……以下”和“至少……以上”的表述都存在语病。例①应去“以下”,或去“最多”而代之以“在”;例②应去“以上”或“至少”。
5.“囊括……中的……”,如:
①由胡佳、彭勃、田亮、吴敏霞、郭晶晶等优秀运动员组成的中国跳水队,在这次雅典奥运会上,囊括了八枚金牌中的五枚,充分显示了跳水强国的实力。
“囊括”即把全部包罗在内,“八枚”中获得“五枚”,虽然不少,但也不能称“囊括”,应改为“获得”。“囊括”使用正确的,如:
②这次世乒赛,我国选手成绩优异,囊括七枚金牌。
6.“大约(超过、将近)……左右(上下、多)”,如:
①潘杰写了一封超过三千字以上的检举信。
②老赵大约七十岁上下,可身板很硬朗。
“大约”、“超过”、“将近”后面跟整数来表示约数,再跟约数只会造成表意不明,因而“大约(超过、将近)……左右(上下、多)”这样的表述存在语病。修改的办法是删前或除后,例①可删“超过”或“以上”,例②可删“大约”或“上下”。
7.“几(×)个……的……”
这种表述未必存在语病,关键要看“几(×)个”修饰的对象是否存在不同的理解,这一短语的结构是否有不同的理解。如:
①三个学校的领导都到教育局汇报工作。
②钱副总理先后接见了三个国家的外交部长。
例①的“三个”修饰对象不明,有歧义;例②的“三个”只修饰“国家”,不存在歧义。
消除歧义,可以通过增加必要的语境,如例②句中的“外交部长”;也可以少用“个”等泛用的量词,代之以使用范围较窄的量词,如例①可用“所”或“位”;此外,调整结构也是一种消除歧义的方法,如例①可改为“学校的三个领导都到教育局汇报工作”。
对于美术生文化课补习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美术生文化课补习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为加点字注音。
哺育( ) 祈祷( ) 哽咽( ) 炽痛( )
2、 根据下面要求,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有真情实感,中心明确,语言通顺,力求表达有创意。
(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则不少于20行。
(3)凡涉及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英文大写字母A、B、C……代替。
命题作文
题目:和你在一起
3、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葱茏(lóng) 惩戒(chéng) 犷野(guǎng) 畏罪潜逃(qián)
B.蜷伏(juán) 悲怆(qiàng) 苍穹(qióng) 眼花缭乱(láo)
C.娴熟(xián) 抽搐(xù) 不羁(jí) 慷慨以赴(gǎi)
D.窥伺(cì) 遒劲(qiú) 庇荫(yīn) 狼亦黠矣(xiá)
4、 下面是一位同学为了表达对灾区失去亲人的孩子的美好祝愿,拟发的一条短信。短信每句话中含有一个字(谜底),连起来就是给灾区孩子的祝福语。这句祝福语是: ______
况边无水示相随,
偶尔有人来相伴,
门中无人门外有,
悔时无心也无泪,
吞下口去悄无声,
来者耳边轻轻诉,
缺少左边心相印,
东风刮去一二点。
5、 下列关于课文和名著的文学常识、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们所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两篇。
B.《骆驼祥子》的主人公,老实、健壮、坚忍,同时他又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尽管他有着“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但他始终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祥子的奋斗经历和人生结局正诠释了“好人自有好报”的道理。
C.《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斯威夫特,主人公是格列佛。该作品通过讲述格列佛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历,抨击了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
D.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写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在长勺之战中采取正确的战略,战胜了强大的齐国。《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