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文化课补习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我们来学习高中历史必修3第五单元的知识——『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给大家准备了知识点总结和习题,大家认真看看哈!
一、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的比较
1.共同点
①从性质上看,前后两个时期都带有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性质;
②从领导者方面来看,前后两个时期有些领导者是相同的;
③从形式上看,两个时期都是通过着书立说开展文化宣传,同时都经过了长期激烈的争论;
④从作用来看,都是当时社会先进思潮的主体成分,都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
2、不同点
①从性质上看,前期属于纯粹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后期则带有大部分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性质。
②从领导者上看,前期是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来倡导,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后期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继续领导,但已经转化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或马克思主义者,同时又加入了一批新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如毛泽东等。
③从内容上看,前期主要是追求民主和科学,提倡新文学、新道德;后期主要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从阵营上看,前期表现的较为一致;后期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人引起了一些争论,尤其是问题与主义之争,使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
⑤从范围上看,前期主要局限于局部地区、少数知识分子;后期则进一步扩大了区域,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运动当中来,且马克思主义还与工农运动结合起来。
⑥从作用上看:前期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起了一定的社会启蒙作用;后期影响深远,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因素。
二、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
1、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2、内容
新文化运动分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三提倡三反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李大钊极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三提倡三反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李大钊极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3、特点
①与当时关系到中华民族之生死存亡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密切的联系在一起,从而使自己获得了借以开拓前进的契机和力量。
②在文化选择上,敢于面向世界,在破旧和开放中锐意立新。
③以“科学”与“民主”作为旗帜,使当时那场异常复杂的文化运动有了相对统一的走向。
④抓住了要害,对当时作为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之主要惰性精神力量的封建传统文化,进行了空前彻底的批判。
4、进步性
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②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④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⑤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局限性
①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而当时的文学革命,虽然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②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③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
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儒家思想,比如钱玄同为了反孔而主张“唯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首倡:
1918年,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2、发展:
(1)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①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其中有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的介绍马克思主义。
②随后各地还出现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如北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湖南的俄罗斯研究会。
(2)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宣传
意义:这些宣传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①办补习学校等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②出版面向工人的《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
3、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五四时期,毛泽东回到湖南后创办《湘江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4、实践——建立中国共产党
(1)酝酿:1920年8月以后,各地共产党组织先后成立。1920年8月,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成立,陈独秀任书记;同年,在北京成立共产党组织,李大钊为书记;
(2)建党:中共“一大”:1921.7.23 组织上建党——宣告中共诞生。
中共“二大”:1922.7 思想建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对于艺术生文化课补习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艺术生文化课补习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2012
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大祖 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 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
【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 浣濯:洗涤。 参军:官名。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此言甚善( ) (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 )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3分)
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14.太祖“□”的神情和“□”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15.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
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
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
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
2、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初中生活是转瞬(shùn)即逝的,也是绚丽多姿的。
B.看到地震后学校成了一片废虚,总理声音哽咽(yān),老泪纵横。
C.“近乡情更怯(qiè),不敢问来人”,再踏上故乡的路,老兵步履蹒跚,心情复杂。
D.鸟儿在枝头歌唱,孩子在母亲身边呀呀学语,这是多么恬(tián)静、温馨的画面啊!
3、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文题:我有一个秘密
要求:①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②不少于600字。③字迹清楚,书写工整。
(2)人们总在追求自己的理想,虽然有些梦想永远不会开花结果,但播种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因为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拓宽了生命的内涵。请以“梦想”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①选择最擅长的文体抒写真情实感,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4、 填空:(5分)
①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②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③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人写诗追求的最高境界,请写出这样的两句诗:
, 。
⑤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人们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请用相连的两句古诗描绘出你向往的生态环境(课内外均可)。 , 。
5、 古诗文填空.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2)夫战,勇气也,___,____,___,___,故克之.
(3)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4)按要求写出一句名言或俗语。
示例:修养类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无远虑,________________.
(6)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征人既思念亲人,又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