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考生文化课辅导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一、合力与分力
1、合力与分力的概念: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①合力与分力之间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用另一个力来代替这几个力而作用效果不变,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但必须要明确合力是虚设的等效力,并非是真实存在的力。合力没有性质可言,也找不到施力物体,合力与它的几个分力可以等效替代,但不能共存,否则就添加了力。
②一个力可以有多个分力,即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与多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当然,多个力的作用效果也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
二、共点力
1、概念: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则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2、一个具体的物体,所受的各个力的作用点并非完全在同一个点上,若这个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我们就认为物体所受到的力就是共点力。如图甲所示,我们可以认为拉力F、摩擦力Ff及支持力FN都与重力G作用于同一点O。又如图乙所示,棒受到的力也是共点力。
三、力的合成:
1、概念: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2、力的合成的本质:力的合成就是找一个力去代替几个已知的力,而不改变其作用效果。
3、求合力的基本方法——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①平行四边形定则内容: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出来。这种方法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
②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合力常用两种求解方法
Ⅰ.图解法:从力的作用点起,按两个力的作用方向,用同一个标度作出两个力F1、F2,并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按同样的比例表示合力的大小,对角线的方向就是合力的方向,用量角器直接量出合力F与某一个力(如F1)的夹角,如图所示。图中F1=40N,F2=50N,用直尺量出对角线长度,按比例得出合力F=80N,合力F与分力F1的夹角约为30°。
注意:
①力的分解就是找几个力来代替原来的一个力,而不改变其作用效果。合力与分力间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②实际情况中如何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五、力的分解的方法
1、力的分解法则——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即把已知力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已知力共点的两条邻边就表示已知力的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注意: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多对分力。如图所示,要确定一个力的两个分力,一定要有定解的条件。
注意:①恰当地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多数情况选共点力作用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坐标轴方向的选择具有任意性,原则是:使坐标轴与尽量多的力重合,使需要分解的力尽量少和容易分解。
②将各力沿两坐标轴依次分解为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注意:与坐标轴正方向同向的分力取正值,与坐标轴负方向同向的分力取负值。
2)①平衡状态: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即F合=0
说明:①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取出其中的一个力,则这个力必与剩下的(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②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衡问题,则其平衡条件为:Fx合=0,Fy合=0。
对于艺考生文化课辅导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艺考生文化课辅导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依照例句,任选一种事物,用“事物 否定 想象”的格式造一个句子。(2分)
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并非粉笔屑,它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仿句:
2、 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破阵子》)
3、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美好祝愿的语句是 , 。
4、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5、 默背《天上的街市》,完成下列各题。
19、诗的后两节描绘的是牛郎和织女的幸福生活,诗人将想象的内容与客观存在的“ ”“ ”结合在一起,给人以亲临其境之感。(2分)
20、诗的后3节连用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21、有的同学认为“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一句中的“朵”字使用不当,应改成“颗”字才准确,你认为呢?为什么?(2分)
22、诗中的牛郎织女与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命运有着明显的不同,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分)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