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体生文化课培训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欧共体: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
1、联合原因: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联合过程: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57年)
(3)欧洲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3、影响: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原因: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
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A内因:
⑴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⑵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⑶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⑷适时提出经济发展的口号——“贸易立国”、“出口第一”。
B外因:
⑴美国大力扶植;
⑵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2、结果(影响):
①1956年—1972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②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美日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③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
多极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的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
①政治基础: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
②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
③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
(2)标志: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时间、地点、倡议国、斗争目标等)
①倡议国:南斯拉夫
②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③政策: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a重要任务:在政治上反对美苏霸权主义。
b行动纲领:在经济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④发展:20世纪70年代起,
(3)意义:
①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中国的振兴: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
(1)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2)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实力大增。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开展竞争。在外交上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经济格局。日本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
(5)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崛起,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总之,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或区域集团之间力量对比此消彼涨,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对于艺体生文化课培训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艺体生文化课培训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提高成绩的关键在于能否认真刻苦地学习。
B.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这所学校教书。
C.据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这一科研成果达到了国家先进。D.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我的母亲》一文作者回顾了自己所走过的道路,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B.《雷电颂》想象瑰丽奇特,闪耀着革命浪漫主义的光辉,运用象征手法,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更含蓄、深沉、凝练。
C.《终南别业》一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
D.《马说》中作者先从反面提出问题,“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再从正面展开议论,由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归结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在于食马者“其真不知马也!”。
3、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4、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阖户( ) 启箧( ) 龌龊( )( ) 处决如流( )
既薨( ) 奏牍( ) 补缀旧纸( ) 卒用其人( )
5、 “望着湖面上缓缓而行的点点帆影,我暗暗祝祷,愿每张风帆下都有一个温馨的家。”这句话中的“点点风帆”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发出这样的祝祷?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