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生文化课辅导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最后阶段物理复习侧重点讲解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腾讯直播间,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到了精华学校的三位老师,分别给我们讲解理科综合的考前辅导。首先在我旁边的是物理老师杜庆才,坐在中间的是化学老师李晓波,这位美女是生物老师马培梅。
物理试题变化分析
杜庆才:物理单科来说,09年的考试说明对比08年的考试说明没有变化,也就是说只是在后面换了几个新出的高考题,整体的类型没有变化,还是按照沿袭原来的8个选择题,1道试验题,后面是三道计算大题。整体情况还是和原来一样。
物理复习侧重点讲解
杜庆才:侧重点一个方面要紧扣说明,再回到课本当中。从整体的复习情况来看,现在学生往往出现一个误区,就是在复习过程当中,容易出现忽略基本知识点的情况,对课本内容并不是像他想象的那么熟悉。从一模考试来看,海淀区出了一道题,就是探索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问题,当时那个试验是那个课本的演示试验,出了那道题以后,有很多人感觉到比较生疏,那时候对课本并不是那么熟悉,也就是咱们平常在学习过程当中还是有些遗漏的地方。我觉得首先咱们还必须紧扣考试说明,再回到课本里面去。
从目前来看,咱们同学在对考试说明的利用上并不是那么好,因为很多人只是翻一翻考试说明,把后面的题做一做,具体到里面的知识点,并没有认真抠一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我对哪些知识还不熟悉。并不是对考试说明充分利用了。这样对课本一些生涩的知识点并没有认真地把握,所以一旦考试到了,他才知道我这块知识还没有掌握。所以平常的考试说明没有掌握得很好。
还有一点,平常要注意把知识系统起来。现在一模完了,一轮复习完了,到二轮复习,老师讲专题了,但是还有些同学沉浸在原来的复习当中,总是单块地在进行,要么就是拼命做综合题,没有坐下来静思一下整个的框架。比如就目前物理整个的知识框架来说,还是以力学为主,然后电学综合到力学当中,在整体的考试当中,力学和电学基本上后面两道大题是力电综合的。但是很多同学在做题过程当中,总是单纯地把它想象为电学一块、力学一块,没有综合地从整体把握。
总目前来看,对于学习过程来说,比如咱们在学习过程当中,做题的时候,一般就两条主线,一个是动量的观点,一个是能量的观点,但是同学在作题的时候往往从最基本的点入手,还是习惯于从基本的力学牛顿定律、受力分析入手,但是大的框架并没有形成。所以出现做题过程当中没有思路的现象,就是做题步骤繁琐,往往走入死胡同。所以在做题过程中要把握整体框架,也就是基本的知识有哪些,解决的方法有哪些,常见的题目类型有哪些。把这些都要综合起来,这是在做题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的。
另外一点,在这段的复习过程中,要注意那些基本的点,要依托综合的复习去发现自己哪方面有疏漏。同学在做题的时候,往往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这样的话,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呢,陷入题海,结果往往是会的还是会,不会的还是不会,这时候会出现重新劳动但是效果不佳的现象。所以这时候应该通过综合复习,发现自己不会的题,这时候要去问自己,第一,这个题给我足够的时间,我能不能做对,如果说只是时间不够,我能做对的话,说明你知识点已经掌握好了,但是时间不够用,说明熟练程度不够,这时候需要大量地练习,来提高熟练程度。如果说给你足够的时间,你也做不对,这时候就要注意了,这说明你的知识点还不熟练,说明你这块知识有缺陷,基础不牢固,所以这时候就应该再回到教材当中,重新来认识这个知识点,来理解这个知识点。然后再进行专项的训练,这样的话,能够及时查漏补缺。
另外一点,从目前的高考来看,高考不同于竞赛,但是有些同学参加物理竞赛习惯了,做题思路跳跃性比较大,做题当中往往出现跳步,这时候要避免综合式。因为在高考当中阅卷的时候是按得分点得分的。咱们同学基本上都看过高考的标准答案,你看看它每一步的给分都是采点的,所以这时候要求同学必须答案规范。
另外一点,也是需要注意的,注意不要让生活语言去干扰学科语言。再一个就是对于规律的把握必须要准确,当你列一个方程的时候,它用的是什么要准确表达出来,不能上面列的是动能定理,下面说利用牛顿定律,这样肯定容易引起前后矛盾,这一点是必须要注意的。
再一个,在答题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物理量符号的问题。从一模出现的问题来看,当时阅卷的时候有一道题出现了光压,给了一个物理量符号是I,结果咱们平常在说冲量的时候也是用I表示的,结果有同学就弄混了,所以前面也是I,后面也是I,最后看那个方程,就不知道哪个物理量是用哪个符号来代表的了,这时候方程就乱了。所以在做题当中比较要注意把握,当出现不同物理量的时候,或者相同物理量不同物理状态的时候,这时候必须要注意,先把物理量符号设出来。对于相同物理量不同状态的也用下标把它区分好,这是在做题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的。
对于整体物理的复习情况,应该注意的问题我觉得主要就是这么几点。
对于艺考生文化课辅导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艺考生文化课辅导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阅读下文,完成6-9题。(15分)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下列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组是( )。(3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B.是日更定矣 问今是何世
C.问其姓氏 望其旗靡 D.强饮三大白而别 乃记之而去
7.解释加点词。(4分)
①余孥一小舟 ②见余大喜 ③及下船 ④客此
8.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所表现的景色。(5分)
9.在文中,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痴”字,表达了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
D.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2、 民俗是一道风景,也是一种文化。我们浦江的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爱,享有盛誉。
(1)向读者推荐一种浦江民俗文化,并简要叙述与读者分享。(2分)
(2)为你推荐的这种民俗文化拟定一则广告宣传语。(1分)
3、 (1)很多同学认为当代社会只有数理化才重要,语文、历史等学科学不学无关紧要。针对这种情况,初三某班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正方主辩以“有‘理’(数理化)走遍天下”为论点展开论述。
①假如你是反方主辩,你确立的观点应该是:
(2分)
②请你围绕你的观点写出两条理由。(2分)
(2)许多有创意的广告巧妙利用汉字的特点,让人过目不忘,起到了超乎寻常的宣传效果。
有一则宣传“臭豆腐”的广告是:臭名远扬,香飘千里。
① 请解释“臭名远扬”中“臭”字的含义。(1分)
②请谈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1分)
4、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企图 zǔ è( )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2)谁能断言那些láng jí( )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3)倘若说这是芝麻,不是脏东西,不等于骂中堂大人gū lòu guǎ wén( ),没有见识吗?
(4)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miào shǒu huí chūn( )。
5、 下列选项中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木兰诗》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
B 《最后一课》是一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短篇小说,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都德。
C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夸父逐日》是选自《山海经》的一篇神话。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