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生文化课集训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阅卷具有模式化标准化的特点,但语文阅卷有点特别。语文阅读和作文的分数高低,除了硬性的评分标准之外,还有某些隐性的因素,里面的套路和门道还是挺多的。
除了字迹工整,除了认真答卷之外,什么样的语文试卷容易得高分?阅卷老师最不喜欢啥样的卷子?多了解一些阅卷老师的心理,可能就会多拿一分。高考多拿一分,考生的命运可能就会逆转。
下文是一个参加过三次高考语文阅卷的研究生的真实感受和中肯建议。文章不谈高考语文教育的得失,只谈阅卷老师的阅卷喜好和潜在标准。
我参加过三次高考语文阅卷,两次是现代文阅读,一次是作文。比起那种年年都去判卷子的人,我不算是经验特别丰满。但每次阅卷都让我有很多思考。
1.
现代文阅读要不要根据“给分点”答题?
高考是“标准化”考试,阅卷也是“标准化”阅卷。在阅卷正式开始之前,阅卷组全体成员要接受一个“判分”的训练,统一思路、判分标准,阅卷的时候就依据这个“标准”来给分,具体的操作思路是——满足了哪个“给分点”,就“踩点给分”。
但我认为,现代文阅读部分的“给分点”是给阅卷老师判分做参考的,不是给考生作为答题标准的。我怀疑现在的应试教育是不是把“给分点”当成一种答题技巧、直接当成了教学目的?
以某次议论文阅读的一道“论证思路”的试题为例。这道题分值共四分,题目是“写出3到6段的论证思路”。想必语文老师们每每讲阅读理解时,都会扯着嗓子嚎上一句,“根据分值来答题。”
比如这道题四分,“各分点”就是四个,所以最少要写上四句话:答案要么出现“首先、然后、接着、最后”这样的字眼,要么出现“第3、4、5、6段”这样表示清晰层次的字眼。
把字数写够,把字写清楚,阅卷老师就敢给你分数——这就是语文应试教育的所谓答题套路。
但是,刻意去寻找“给分点”是事倍功半的。从阅卷的角度,我倒是建议考生把自己理解到的内容都尽可能充分地表达出来,同时注意表达的条理。如果理解能力比较靠谱、语言表达能力又不错,基本上就在“给分点”上了。根本用不着刻意去“踩”。
阅卷的时候能看到每个考生的思维习惯、心智成熟程度、理解问题的方法和角度,都是有差异的。有人喜欢一二三地列出来,有人喜欢写整大段话在上面。不管哪种形式,都可以。关键是把自己思考的结果表达出来。
有人说,列一二三肯定比写一整段要显得清晰——当然了,逐条列出是一种清理思路的好办法。但从根本上说,一个人的思路本身是不会被形式所遮蔽的。有人列了一二三,但脑袋里显然还是一团浆糊,徒有一个条理的形式,为列而列。但有的人,即使写了一大段话,甚至一逗到底,但却能看出他的思路是完整的。
也还有少数人,根本没好好读文章,却故意写了一大段稀里糊涂的话,难道指望写一堆话来蒙人?这么操作不太可行,既浪费书写时间,也小看了阅卷老师的阅读能力。
2.
标准化应试作文得分会不会高?
作文最大的问题就是“雷同”,或者叫做“高考八股”。有时候一连几张试卷连举的例子都一模一样,大概都是一个班、一个老师教出来的。
从理论上来讲,本来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千人一面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没有太多独立思考、平庸而雷同的文章,我不会给特别高的分。而那种思想独立、成熟、有见解的作文,还有那种文笔很美、语言功底很好的作文,我都会非常推崇,不吝高分。
补充一下,文笔不意味着“辞藻”,而意味着语言表达能力的流畅和丰富,“以辞害意”是我坚决反对的。
据说,中学语文老师和学中文的研究生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是有差异的。语文教学跟文学研究毕竟并不是同一个维度。中学老师要的是“稳定性”、“标准化”,而研究生更看重“独创性”、“风格”、“个性”。
为避免研究生阅卷者给分的“个性化”,以及过分“个性化”导致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一般情况下,作文阅卷都是尽量让高中老师参加,人手实在不够时才调拨一部分研究生去阅作文。
我曾经遇上一个极端的例子,作文阅卷要通过评卷系统提交给两个不同的阅卷者。有一份试卷在一个研究生手里判了40多分的高分,在另一位中学老师手里却判了20多分,因为老师认为这孩子思想太“出格”。后来到组长那里还专门讨论了这篇作文——遇到这种情况,只能清零分数、重新提交,也不知道这孩子的作文最后得了多少分。
我曾经做家教带过一个高三的理科学生。这孩子苦于写不出作文,下笔如便秘,对写作文很没信心。在辅导过程中听说,他的语文老师非常重视“规矩”,而且碰巧的是,他的老师也参加过高考阅卷。
语文老师重视的“规矩”,无非就是:字写的好点儿,情感充沛点儿,开头儿或结尾再能有句恰到好处的金句出现。这类文章,一般拿个二类上,一类下就没什么问题。
我对这个学生说,“规矩”你不要管,阅卷的事你更不用操心。“规矩”是给阅卷人定的,便于阅卷的时候好操作,但不是给你定的,就算你的老师强调再多的“规矩”,你也要“戴着镣铐跳舞”,在规定动作之外尽可能地完成自选动作。——这才能打开你闭锁的思路,才能写出意想不到的好文章。
这孩子平时语文考试只有80多分,我一共才给他上了四次课,但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家长打电话告诉我,孩子语文考了110多分,说是家教辅导得力。
所以再次强调我的经验之谈:不要把高考的阅卷标准当成高考语文的教学标准和答题标准,包括作文,否则一定是舍本逐末。
3.
语文阅卷存在卷面分吗?
改卷子的时候,偶尔能遇到非常漂亮、堪称硬笔书法的试卷。如果是作文这样的大题,肯定会因为字漂亮而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印象,多得些分是有可能的,但也没那么夸张,毕竟高考不是书法比赛,只要字迹清楚、识别度高,就不会因为卷面而丢分。
改卷过程中,阅卷组长会复读机似的一遍遍喊,x老师,你的进度有点慢啊。改得快的老师,已经快上千份了,改得慢的老师才几百份,这个差距有点大啊,改得慢的老师要抓紧了啊……”
在这种工作量之大,任务之紧张的情况下,字写得怎么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作为老师,不求你与书法家比美,但求你写工整,让我瞅清楚行不行?
最恐怖的是那种很难看清楚的手迹,有狂草风、甲骨文风、蚂蚁尸体风、鬼画桃符风等,破译起来十分费劲,恨不得找到考生,让他给念念到底写的是什么——说不定连他自己都不认识了。
看不清楚卷面的肯定要扣分——看不清楚怎么给分?这跟一个人的书法水平毫无关系,把字写清楚是一件那么困难的事情吗?往小了说,他随便敷衍自己写的这篇东西。往大了说,他没准整个人生都是这样潦草涂地。
总之,考生语文答卷别那么多顾虑和犹豫,把所思所想条理清楚,逻辑清晰地表达出来,再做到字迹工整,成绩就差不到哪里去!
对于传媒生文化课集训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传媒生文化课集训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下列两则广告语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共4分)
(1)优质的服务使宴宾酒楼在开业不久就引起业界瞩目的重要原因。(2分)
修改意见:
(2)本产品具有抗紫外线、抗摩擦和防静电,能够满足室内外环境要求。(2分)
修改意见:
2、 通假字
(1)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 ,音 ,义
(2)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通 ,音 ,义
3、 ①老师走上讲台的原因很多,每一个老师都有他们自己的动机。如果把老师的內在动机排一排队,可以发现大致上老师有四种不同的类型。
②第一种老师,“以谋生为目的”。这种老师视教书为谋生的手段,认为教书是一种赚钱的、用以养家糊口的职业。只要能把饭菜放在家庭的饭桌上,什么学生、学校、教书都是次要的。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这种动机可以理解。
③第二种老师,“以自傲为动力”。自傲是一些老师工作的原动力。这些老师,他们往往知识渊博,功底深厚,只要能满足“自傲”,就很愿意与他人分享他们的知识,他们可能并不在意他们的付出,他们追求的是发现自我、证明自我,从中感到满足。这类老师工作会很努力,可能会很出色。但因为自傲的原因,他们害怕失去面子而过于重视结果,所以面对“不听话”的学生,这种老师很容易失去耐心。
④第三种老师,“以教育为己任”。他们把教书看成是自己的社会责任,并以此为动力。他们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注重告诉学生怎样做人。例如,亨利克先生常常会把正常的课停一停,讲一些世界名人的社会生活之类的东西。当从亨利克先生的最后一节课里走出来时,我意识到,我这一年中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人活着的每一天不是为了悲伤,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需要愉快地去生活。
⑤第四种老师,“以爱为根本”。他们在重压之下还是不断地去做一件自己爱做的事。他们就像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任劳任怨地为学生干这干那,却从来不企盼得到一丝回报。他们是有着强烈天赋爱心的老师,是那种可以让你像信任父母那样去信赖的人。这种老师应该说是最难能可贵的。
⑥总之,无论哪种老师以什么动机走上讲台,都应注重自己的教学效果,赢得学生的喜爱。
(选文有改动)
20.(3分)请以“你……可以理解,但如果你……则不可原谅”的句式写一句话,对第一种老师提出忠告。
21.(2分)作者说“无论哪种老师以什么动机走上讲台,都应注重自己的教学效果,赢得学生的喜爱”,请结合第二种老师做老师的动机说一说,为什么他们也应该“注重自己的教学效果,赢得学生的喜爱”。
22.(3分)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直接证明了什么?
23.(2分)为什么说第四种老师最难能可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答。
4、 下面是一幅名为《“小祖宗”军训》的漫画,请你评一评它的名字好在哪里。
《“小祖宗”军训》
5、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或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呵,这就是南极!茫茫雪原组成一个纯洁、宁静的世界;万年冰山仿佛凝固着这ɡèn( )古不变的天地;成群结队的企鹅步履pán( )跚地朝你走来,用真挚( )的眼神望着你;而调皮的雪燕,从空中俯冲而下,在你的帽子上轻轻一啄( ),又飞走了……
(选自黄传会《三个太阳》)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