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生文化课补习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一) 立足课文,夯实基础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实词、虚词、句式中大部分出自我们学过的课文.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句是高考出题人青睐的对象,立足课文,夯实基础,就显得极为重要.
本人建议不妨采取以下几个小措施:
1.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必修语文课本和选修课本中精选一些重要的文言文,其中可包括规范的人物传记类,如《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和各类优秀散文,如《赤壁赋》《六国论》等,针对这些文章,学生可结合自己手中的参考资料和字典对重要的实词和虚词进行分类归纳整理.重点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的词、重点虚词、特殊文言句式、关键句子,尽量做细,整理到积累本上.其次,教师从精选篇目中再准备一些翻译题,让学生参照课下注释来翻译课文,要求做到信、达、雅,并认真做好讲评工作.
2. 学生将自己动手归纳的字词结合字典进行拓展.比如归纳《过秦论》中“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的“兵”字有兵器的意思,就可以补充“兵”的其他义项.以课文为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得选兵八万人”(士兵、军队);“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战争)等义项.《考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用法,15个常见虚词用法印成资料发给学生,也可将高中语文所有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文言句式,以及古文中常见的官职人物常用词语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系统的把握.
3. 学生将试卷上课外文言文段中出现的重要实词、虚词、句式加以标注解释,特别是在课内出现过的,以培养自己的迁移意识.比如2010江苏卷文言文第一题A选项出现的“年二十以归吾”中的“归”,出现在《项脊轩志》中“后五年,吾妻来归”.D选项出现的“庶几以慰其魂”中“庶几”,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二) 拓展阅读,提高能力
在夯实课文的基础上,二轮复习中,对文言文的拓展阅读尤为重要,二轮复习贯穿始终的其实是一个“题”字,选题,做题,改题,讲题.我觉得应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考考查的重难点来决定量和难易度.所以我们在选择文言文阅读材料时要注意题的难易度,训练时要有一定梯度.可将文言文拓展阅读分为三个阶.
1. 初级阶段.精选10篇近年来江苏省和其他省市的高考题,并附上详细注解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分析,做到每个词都落实到位,明确高考考查的重难点.
2. 提高阶段.再精选10篇课外我们教师收集的高考模拟题,附上重要实词注解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在注解和工具书的帮助下,疏通文段,仍然做到每个词都落实到位.
3. 飞跃阶段.精选10篇课外文言文印发给学生,但无任何注释,让学生独立翻译文章,并找出其中重点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体操作时可根据二轮复习的时间和学生实际情况来决定各阶段文言文的数量和难度.也可以和其他模块穿插进行.相信通过这三个阶段的训练,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将会有所提高.
(三) 抓住考纲,落实考点
以2013年《考纲》为基准,让学生通过练题来吃透考点.然后结合考情和学情,进一步强化.在处理文言文复习时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 利用好晨读时间和每节课课前的几分钟,让学生重点识记和回顾课本、积累本上的文言知识.
2. 在课上,我们把学校给学生统一选择的复习材料上的文言文板块作为重点,结合其中我们二次精选的题目,并且穿插进行实、虚词的补充训练.这样做到每节课上文言文做题——讲解——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巩固.特别注意的是,在翻译练习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确题目中的考点在哪里,有的放矢地翻译.例如2012江苏高考文言文第4题(1) :“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其中“屈意”“礼”“委”的译法,省略句的不全都是我们在落笔翻译前就应该已经明确的考查点.
3. 在课下,用天天练等形式,在每天的训练中加入实词的一词多义和虚词的意义、用法的训练,从而进一步巩固,让天天练与小专题练有机结合.
4. 同时,利用好阶段测试,复习一个阶段后,对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测试,教师结合考点自己命题,针对课本,针对学生,针对教学,考题包括: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以及词类活用和文言语段阅读训练.总之,考查的要点要与考点相对应,能够体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转化.这样测试后,能进一步了解学生这段时间的掌握情况,从而找出相应的对策进一步强化.
5. 利用好身边的材料,我们身边的《语文报》文言文训练部分、《古代汉语词典》等一些材料和工具书,要有效地和平时做题联系起来,真正让学生对文言文重视起来.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高考预测、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对于艺考生文化课补习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艺考生文化课补习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石壕吏》写出家中贫困情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老妇自请应役,勇于担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3、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 。 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
①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
②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
③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
④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
⑤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
A.⑤③①②④ B.③①⑤②④ C.③①②④⑤ D.⑤②④③①
4、 【2016·江苏省苏州卷】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 ▲ 。( ▲ 《钱塘湖春行》)
③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
④ ▲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⑤烽火连三月, ▲ 。(杜甫《 ▲ 》)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⑦子曰:“默而识之, ▲ ,诲人不倦……”(《论语》)
⑧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必先 ▲ ,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杭州的西湖、温州的雁荡、金华的双龙洞……浙江的山山水水无不给这位老外的记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
B.专家表示,南京的城市绿化应该在保持既有特色的同时,走出用单一树种建设林阴大道的思路。
C.人们不管对曹操作怎样的评说,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对人才对下属的宽容都说明他的一军之帅,一国之君是当之无愧的。
D.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考试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学活动的做法。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