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文化课冲刺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诗词鉴赏核心知识
一、题型与答题模式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试题】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1)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2)描写手法主要有:
①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②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③对比。
④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3)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①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②比喻。
③拟人。
④夸张。
⑤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⑥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4、【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5、【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试题】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案】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4、【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试题】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案】
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1、【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试题】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1、【提问方式】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解答分析】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3、【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4、【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试题】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案】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对于艺术生文化课冲刺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艺术生文化课冲刺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阅读文言文《盲子失坠》,完成练习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栏杆上的横木),兢兢握固,自分(料想)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只管)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乎坠地。乃自哂(嘲笑)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盲子道涸溪 道: ②兢兢握固 固:
③自分失手必堕深渊矣 必: ④握楯长号 号:
(2)下列句子中“之”与“久之,力惫”中“之”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之习辞者也 B.知之为知之 C.项为之强 D.跪而拾之以归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② 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4)读了这则寓言后,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 仿写
母亲为你盛饭夹菜,对你细心照顾,那是亲情带来的幸福;爱人为你在雨中撑起一把雨伞,那是爱情带来的幸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一(3题。(5分)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 )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 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迥迥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从唐诗下手,目不kuī( )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1)找出选文中的错别字加以改正。(1分)
错别字: 改正: .
(2)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kuī( )园 钻( )探
(3)解释“锲而不舍”在句子的意思。(2分)
4、 曾经多少次迷失了方向,曾经多少次丢失了梦想,曾经多少次重拾了信心,曾经多少次再生了勇气,成长路上,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坚持,我们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就像矗立在彩虹之巅,又像穿梭在璀璨的星河,前行是曲折的又是纯粹的!我们一路走来一路超越,超越自我,超越他人……
请以“超越”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5、 下面是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请用横线连接。(4分)
鲁智深 《三国演义》 倒拔杨柳树
孙悟空 《红楼梦》 三顾茅庐
诸葛亮 《水浒传》 大闹天宫
刘姥姥 《西游记》 进大观园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