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体生文化课培训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复习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历史知识的掌握,二是历史试题的解答。对于历史复习,我的建议是:夯实基础知识,明确考试目标,掌握解题技巧。
分层次梳理基础知识
2008年历史《考试手册》明确写到“试题中的基础部分约占70%,有一定深度的部分约占30%”,基础部分所占比例达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在复习中必须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是历史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历史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量大,考试目标相对比较具体,学生依照《考试手册》的要求结合教材,对历史知识进行仔细梳理,就可以达到最有效的复习效果。考纲知识条目很多,尤其是“一期课改”教材,在复习中要分层次去整理掌握。基础知识的梳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即对人类文明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大事,是一期、二期教材上共有的。例如: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法国的启蒙运动,《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美国的《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德国的统一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等。在复习中必须梳理清楚,牢固掌握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
第二层次是教材和考纲涉及到的重大事件,如一期教材中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热月政变、法国二月革命、六月起义;中国辛亥革命后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二战中的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等。二期教材中英国的议会内阁制、福利国家等。
第三层次是用线索串起来的其余知识。例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革命运动”这一节的知识,可用“五四运动——共产党成立——工人运动高潮——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失败”串起来,这样不仅能把应该掌握的知识掌握了,而且教材的线索也理清了。再如“解放战争胜利”一节,可用“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重点进攻——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南京解放”串起来。这类知识采用归类、串线的方法进行复习,可使复习的层次更加分明。
明确历史考试的六大目标
历史学习的能力包括分析、比较、综合、理解、归纳等。2008年的《考试手册》有了明确的考试目标,目标共六大类,几乎涉及高中学生应具备的各种学习能力。学生在复习中应结合历史知识逐个理解,掌握历史思维能力的目标。
目标一:历史知识。在复习中只要知道或掌握教材中重大的历史事件。
目标二:历史技能。有关时间术语会在解题中运用,如世纪、年代等。要知道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有考古发现、文献阅读、调查访问等。要掌握运用材料的基本规范。关于空间中的历史发生的位置及其演变,要注意重要的地图,主要是与主干知识有关的地图,如德国一战前、一战后、二战后,以及德国统一后变化等等。
目标三:材料处理。对获取材料的信息,要从表面信息和深层信息等角度去思考。要会区分原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原始材料是指当时的人活动留下的实物或文献记载,例如商代的卜辞;第二手材料是指经后人加工或转录的,如《史记》。要区分历史的客观性表述和主观性评价,客观性表述侧重在历史事件本身的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主观性认识侧重在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或评价。要辨别材料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靠性,就目前中学生所接触到的历史材料而言,首先是实物资料,其次是文献记载,再次是文学和神话等。
目标四:历史阐述。要明白解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需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要从不同的主题,以不同的观点解释历史事件;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时,要做到一分为二,力求客观公正。
目标五:组织与交流。这是能力目标的重点,其中有概述、叙述、论述三个子目标。概述要求概括回答问题,简练扼要地进行组织;叙述要求全面进行组织,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背景、内容、意义(评价)等要素。论述要求对历史事件的论述做到有观点、有史实、有评价,原则是有理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比较典型的题目就是历史小论文的撰写。
目标六:历史价值观。往往通过对具体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诠释来体现,此目标略知即可。
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
2008年《考试手册》中的题型与往年有所变化,由原来的三大类改为选择和非选择两大类。建议复习中对每一种题型进行认真分析,从审题方法、解题过程、组织答案等方面加以训练,下面举几个典型的试题来说明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供学生们在复习中运用。
一、选择题。例:“传统的土地赋税制度和劳役制度在16世纪逐步得到改革。”这场“改革”是指:A均田制,B两税法,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解题步骤是1、审题:审题时要掌握三个要素,时间(16世纪),范围(土地赋税制度和劳役制度),要求(改革)。2、解题:掌握三个要领,首先弄明白题目考什么,本题考16世纪土地劳役制度改革;其次看4个选项,并联系教材16世纪是明朝,答案是C。这种解题方法正确率比较高。
二、非选择题。考生要把近几年所出现过的各种题型分类掌握,通过典型试题按照《考试手册》中的目标加以解剖、分析、理解。审题时要严格按照时间、范围、要求进行。例如2007年高考上海卷38题“简略叙述19世纪60年代所发生的重要史实”一题,时间要求为19世纪60年代,答案超过这个时间的不行。范围为整个世界,要求是叙述重要的史实。再如材料题:“古代中国社会的策源地是在黄河流域,它从这里扩展到长江流域。远东社会的策源地把这两个流域都包括在内,然后一方面沿着中国海岸向西南方扩展,另一方面向东北扩展到了朝鲜和日本。(阿诺德·汤因比)”问题是“依据唐代的历史,论证汤因比的中国社会策源地扩展到朝鲜和日本”。其解题方法是:第一步看材料,从材料中梳理出中心内容即中国文化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即中国古代、社会策源地、扩展到朝鲜和日本;第二步看试题设问;第三步联系教材内容相关知识,一期课改内容为唐代的对外关系,二期课改内容为儒家文明的传播;最后进行思考,理清解题思路,按照审题和解题要求完成答题。
三、小论文。要有明确清晰的题目,实际上就是论文的总论点,这个非常重要。分论点根据题目而定,一般以2至3个为宜,分论点要围绕主旨写,每一个分论点的论证要做到用史实进行论证,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最后要做总结,总结时要侧重在提高认识,升华主题。切记不能只罗列史实,也不能言之无物,更不能离题。
对于艺体生文化课培训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艺体生文化课培训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夏昼偶作 柳宗元(4分)
南州溽暑①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②。
①溽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 ②茶臼:捣茶用的石臼。
15、这首诗中体现睡得很深的一个字是 ;以有声衬无声的一个字是 。
16、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3、 观察下面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4、 名著阅读(7分)
(1)在“细品名著人物”的活动中,有同学提出《三国演义》中有“智绝”、“奸绝”和“义绝”三个人物值得品析,请写出这三个人物,并例举与其有关的一个情节。(3分)
“智绝”: ,故事情节:
“奸绝”: ,故事情节:
“义绝”: ,故事情节:
(2) 请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部,写出其中一个主要人物,并说出与之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2分) 《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
主要人物 ,情节
(3) 《水浒传》中有三大恶霸:一是开肉铺的镇关西,被______ 当街所杀;一是开酒铺的蒋门神,被_______ 所杀;一是开药铺的西门庆,被武松所杀。(2分)
5、 大公象扇动着两只比蒲扇还大的耳朵,听到了这个十分离奇的消息。他可不愿意错过这个好机会,便背上一千公斤香蕉出发了。他还叫上老伴,好助他一“鼻”之力。金丝猴听到这个消息,二话没说,穿上金光灿灿的丝绒袄儿,又摘了十来个香喷喷的水蜜桃,装进葛藤打结的口袋里,往肩上一搭,也上路了。
听到寻宝的消息,乌鸦飞出了窝,黑熊钻出了洞,就连正在吵架的老公鸡和老母鸡也言归于好,携手同行,加入了寻宝的行列。那些牛呀马呀羊呀听说远处有宝,也都结伴前往,想碰碰运气。一只大白鹅在兴冲冲地赶路,她盼着寻到宝贝后能一步登天,直上青云,与高傲的天鹅一比高低。一群鸭子欢欢喜喜吵吵闹闹地挤在一起走,有的说找到宝以后平分,有的主张把宝卖掉,买个清水池塘,好让大伙儿舒舒服服、痛痛快快地洗澡。
1.童话中经常出现拟人化的动物形象。但这些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又不应脱离自身的特点。请仔细阅读文中对各种动物的描写,说说作者抓住了这些动物的什么特点?
⑴大公象:
⑵金丝猴:
⑶老公鸡和老母鸡:
⑷大白鹅:
⑸鸭子:
2.作者大约写了三十余种动物去寻宝的样子。但绝非平均用笔墨,而是有详有略。请在略写的语句下画上波浪线。
3.“一‘鼻’之力”是一种“仿词”手法,被仿的词语是 。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