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生文化课补习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导读:八月份,准高三生就要进入高三第一轮复习,在第一轮复习中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这也是对高一高二所学知识的一个很好的回顾,高三一轮复习紧张中还带有枯燥,通过做题来对所知识进行一次检测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高考网特为准高三生准备了2012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希望对于高三第一轮复习有所帮助。
2012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科技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胚胎工程技术包括胚胎移植、胚胎分割、体外生产胚胎技术
B.试管牛的培育过程属于克隆过程
C.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接受胚胎的个体叫"受体"
D.胎胚移植实际上是生产胚胎的供体和孕育胚胎的受体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
答案 B
解析 试管牛的培育是有性生殖,而克隆是无性生殖。
2.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
D."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不能使不能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夫妇得到自己的孩子
答案 C
解析 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有所区别,除了物理和化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另外动物细胞融合的目的是为了制备单克隆抗体,并不能得到杂种个体。
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常以动物细胞为受体细胞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载体DNA
D.为培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载体
答案 B
解析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有噬菌体、质粒、动植物病毒等;在目的基因与运载结合前,应当首先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以得到有相同黏性末端的切口,便于结合;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既可以是受精卵,也可以是体细胞。
4.科学家已能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羊合成并由乳腺分泌抗体,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该技术将导致定向变异
②DNA连接酶把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黏性末端的氢键与磷酸二酯键都连接起来
③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④受精卵是理想的受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基因工程可将控制特定性状的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从而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而且操作过程不受亲缘关系远近的制约,即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在基因工程操作程序中,所用的DNA连接酶连接的不是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黏性末端的碱基对,而是目的基因与载体DNA的两条链的骨架,即脱氧核糖与磷酸的连接,即DNA连接酶只能催化断开的DNA双链重新形成磷酸二酯键。由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可推知相应的mRNA中核苷酸序列,进而可推测相应基因中核苷酸顺序,从而用化学合成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转基因羊的乳腺细胞及全身所有的组织细胞均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遗传物质都是与受精卵完全相同,而受精卵体积较大,操作较容易,若以受精卵为受体细胞,则能保证发育成的个体所有细胞都含有外源基因。
请下载附件:2012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科技本地下载New!
对于艺考生文化课补习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艺考生文化课补习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内容(不超过20个字)。
今视网7月6日南昌讯(记者 陈大圣) 来自省林业厅的消息,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下达我省林业重点营造林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2.06亿元,进一步推动我省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建设,全力推进我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
该笔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我省长江防护林、珠江防护林、退耕还林工程荒山荒地造林及林业血防工程建设,安排人工造林建设任务83.6万亩,封山育林建设任务56.4万亩。
其中,长防林工程人工造林26.3万亩、封山育林21.9万亩,珠防林工程人工造林3.8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退耕还林荒山荒地人工造林26.5万亩、封山育林28万亩,林业血防工程27万亩。林业重点营造林工程实行中央定额补助,各营造林工程补助标准已全部统一,人工造林每亩补助200元,封山育林每亩补助70元。
2、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3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其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曹刿请见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彼竭我盈,故克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3)夫战,勇气也。
3.本文所加题目为“曹刿论战”,请从“论战”的角度概括三段大意。
①第一段,曹刿论:
②第二段,曹刿论:
③第三段,曹刿论:
3、 下列句中有两个错别字,请用横线域出,并加以改正。
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我们仿佛能够听到生命在诞生、成长、繁延、死亡,新陈待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
_________改为 改为
4、 阅读下则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有位美国小学老师为了检测学生对“孔融让梨”典故的理解,挨个向5名八九岁的孩子问同样的问题:假如你是孔融,会不会主动让梨?四个孩子都是“不让”,各有各的理由。只一个女孩轻轻点了点头,说:“我不爱吃梨,我哥哥爱吃,管它大的小的,他都拿去吃好了,我不在乎。”虽然所有孩子的答案都“离题”了,不符合“标准答案”,但老师都给他们一句“很好的尝试”的赞许。
这位老师给学生赞许的做法,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说明理由。
5、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镯子(zhuó) 醇厚(chún) 寻觅(mì) 戍守(shù)
B.衣褶(zhé) 阔绰(zhuò) 和煦(xù) 契约(qì)
C.嗜好(shì) 奢望(shē) 抽噎(yē) 侥幸(jiǎo)
D.忧郁(yù) 滑稽(jī) 呓语(yì) 馈赠(kuì)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