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生文化课冲刺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语言运用题是高考命题人最煞费苦心的题目,其变化多端的特点被誉为高考的“变脸王”。纵观近三年来的各省自主命题试卷,都会推出一些赏心悦目的新鲜题目,它们贴近教材、贴近生活,既强调回归教材,又重视把握时代脉络,取材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题目内蕴还会彰显地域特色,弘扬民族文化。
我们仅以2010年和2011年的高考试卷中的第六大题为例,比如2011年福建卷考了根据拼音填写汉字、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和标点符号的运用,2010 年福建卷和2011年重庆卷和安徽卷考了辨析并修改病句,2010年的湖北卷和四川卷等考到扩展语句,2010年的福建和浙江卷等考到压缩语段,至于考到修辞方法和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运用题就更多了。可以说高考语言运用题涵盖了《考试大纲》对语言“表达应用”提出的六个方面的要求。本文将为大家解密高考的“变脸王”。
一、回归教材,注重课本人物
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几乎每年都有一道与课本相关联的题。2006年为课本剧写串联词,2007年概括林冲和杜十娘的形象,2008年分析《药》的一段景物描写的表达效果,2009年仿写玛蒂尔德和水生各自对幸福的理解,2010年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和为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的主持人写一则开场白,2011年为蔺相如或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这告诉我们回归教材,注重课本知识梳理势在必行。因此,在2012年高考备考中,考生要对选修和必修教材所涉及的文学名著的文学常识,如作者、朝代、国别、体例、流派等最好能系统全面的梳理,对教材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要了然于胸,对名著的重要人物要能概括和简评。
预测新题
1.阅读下面一段台词,揣摩周朴园的潜台词(4分)
鲁侍萍:嗯,他在哪儿?
周朴园:他现在在楼上陪着他的母亲看病。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顿)他很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
周朴园内心想说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示例:你不要与周萍相认,(2分)会给他的生活和我的家庭带来很大不利。(2分)
2.在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评委们对有关人物的评述多用精彩生动、极富个性化的语言概述他们的事迹,对他们做出准确的评价。
如评述无臂钢琴师刘伟时写道: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请从下面人物形象中选出一个,参照上例又不拘泥于上例写一段话,全段不超过120字。(8分)
林冲 别里科夫 翠翠
参考示例:解析:事迹概括2分,人物评价3分,语言表达3分,酌情给分。(8分)
对于美术生文化课冲刺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美术生文化课冲刺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2016年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五四制)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填空。
①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 , ”借用典故表达了期望得到重用以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愿望。
②《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 , ”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③《武陵春》中的“ , ”化虚为实,形象地表现了愁之深,被词论家赞为“创意出奇”。
④《沁园春 雪》中以“ , ”两句,化静为动,极传神地描写了我国北方特有的雪景。
⑤陈胜吴广乃谋曰:“ , ; ,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2分) ( )
A.今天的盐阜儿女创建美好家园,依然需要发扬和继承铁军精种。
B.加快港口建设,是我市积极推进沿海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
C.全体市民人人参与,为盐城创建国家缓级卫生城市添砖加瓦而努力。
D.通过做好主要道路风光带绿化工作,使城市品位得到极大地提升。
3、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5分)
áo( )夜 lín lín( )( ) chuí( )打
qī( )斜 qiáo cuì( )( ) 脸jiá( )
pái huái( )( )
4、 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
A.称职 气慨 销声匿迹 B.仰慕 温馨 心旷神怡
C.辐射 荒缪 略胜一筹 D.真缔 阔绰 妙手回春
5、 ,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