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生文化课集训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1、重视基础,全面复习。
我们在考前最后90天要根据《考试大纲》解读考纲从字音到写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既关注“热点”,也留心“冷点”(如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甚至“冰点”(如文学常识的识记),决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现在各地试卷题量和文字书写量都有减少趋势,因而个别考点在高考试卷中轮空,比如2007年全国卷两套卷中对语基知识的考查,没有出现标点题,卷Ⅰ有字形题,天字音题;卷Ⅱ却相反,有字音题,无字形题。所以上一年来,考的考点并不意味着不重要,更不意味2008年仍然不出题。又如2005年江西卷的第一大题出了6个小题,分别考查了字音、字形、近义词比较、成语使用、标点符号和语病识别等考点,2006年压缩了题量,没有出成语题,但2007年高考江西卷又考了成语。其实,过去一些“冷点”完全可能变成后来的“热点”,比如说全国卷在2005年之前没有单独考察“语段压缩和扩展语句”,在2006年、2007年全国两套试卷中语文综合表达题的板块里“压缩语段,扩展语句”卷土重来,成为“热点”考题,不管是概括二胡的特点还是仿照朱自清先生的名作扩展成三句话,都是对这个考点的检查。所以,我们一定要全面复习,要兼顾“热点”与“冷点”,不放过任何一个考点。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同时,要注意回归教材,查缺补漏。认真分析一下高考试题,几乎都可以用中学教材里的知识来解决。教材提供给我们词语注音和解释、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写作素材与范例等。尤其是文言文,试卷上的每个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每种句式的特点等,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特别是近几年高考,有相当多的课文中现成的句子直接搬上了试卷。试想,如不熟悉教材,这些题目又怎么能答好?
2、突出重点,主攻读写。
最后备考阶段,应突出阅读鉴赏和作文训练。这两大方面占分多,一招不慎将满盘皆输。
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需要循序渐进,先要准确理解有关鉴赏术语的含义,然后阅读一些鉴赏文章,再尝试答题,总结答题思路,做到有观点有分析,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方向性的错误,保证得分率。
作文方面,要全面训练各种常见文体,广泛阅读各类文章,大量积累写作素材,从而写出构思新颖、材料新鲜、用语贴切、有表现力、见解独特的好文章。同学们作文,现存在一种较普遍的不良现象:一味追求选材、手法和语言的新奇,而忽略对文章立意的推敲、斟酌和提炼。对此,我们要在立意上下功夫,做到“袖手于前,疾书于后”,也就是说要认真研读、品味原材料或话题,仔细揣摩、领会出题人的意图,准确把握材料话题或标题的内涵,结合自己熟悉的素材,从而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立意不仅要符合题意,还要健康,深刻,要在文中自然、真切地表现爱国心、父母恩、师生情、同学谊、奋斗志、英雄气,弘扬真、善、美,学会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其内在的因果关系。
3、研究题型,把握信息。
《考纲》附录的一些高考例题年年会有些变化,我们就要分析这些例题以及它们变化的情况,掌握高考动向,了解常见题型,从而总结答题技巧,提高得分效率。就2008年的《考纲》来看,比如古诗鉴赏选择了两首诗,一首是2006年的《南柯子》,一首是《雨后池上》。为什么不选别的诗呢?恐怕这两首诗里面代表了两个问题,比如王炎的《南柯子》强调总体阅读,下阕农民的希望是五谷丰登,作者怎么看农民,人间辛苦是“三农”,也就是作者对农民持怜悯的态度。所以对一个点的理解离不开对作品的整体把握,《考试大纲》上把这个题目作为例题是有它的想法的。《雨后池上》这里面的句子哪些是写动景的,哪些是写静景的,这里面也牵涉到了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这两个题反映出来的整体阅读精神,2007年全国卷Ⅰ的古诗鉴赏题就体现了这种命题思想。因此,我们同学结合大纲很好地去领会。认真分析这些从这么多年高考命题中筛选出来的有代表的题目,把它们用好。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两纲”,因此,考生在语文复习过程中要认真学习。研究最新出版的教学大纲和今年的《考纲》以及《试题调研》第6辑解读考纲,以明确复习和训练的具体内容与范围,避免走弯路、费时间。同时还必须研究近三年高考题,找准高考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趋向,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4、规范答题,提高技能。
最后阶段还应加强答题规范性、技能性训练。高考阅卷时,我们发现在语言运用和语言表达题中,有的考生因超过字数而扣分,有的因遗漏要点而丢分,有的因作文不写标题而扣分,有的因字数不足而失分,等等。究其原因,都是答题欠规范,缺乏必要的技能所致。很多考生把时间花在难题上,反而丢了容易题的分数,得不偿失,这也是答题不懂技巧的表现。
一般说来,拿到试卷要先总体浏览,大致了解其难易程度,然后从易到难逐步解答。文字简答题可在草稿上写一下,再修改誊抄,从而避免出现错字与病句,并做“准确”“全面”“简明”。“准确”是指紧扣题干要求做答,不旁逸斜出,不游离中心;“全面”是指概括到位,不遗漏内容要点;“简明”是指措辞精练,不啰嗦重复。此外,有的题目答案表述还要注意连贯和得体,以及文采。开放性的题目,则要尽量做到有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色彩,切忌人云亦云。
对于美术生文化课集训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美术生文化课集训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每天都在走路。不知你是否注意过脚下的路,行至僻静之所,脚下踩着最原始的路——土路;走在大街上,脚下踩着水泥、柏油路;出门旅行,列车飞奔在铁路上……人们有时又把路加以引申,由脚下的路联想到“人生的路”“致富之路”……
请以“路”或“________的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选;②文体自定;③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 (2019·西城区一模)同学查到一些故宫收藏书法作品的资料。以下是三幅清代书法作品及相关赏评,从中可以看出清人继承传统而又有所融合发展的特点。阅读这些资料,回答(1)(2)题。
端庄雅逸而 苍古质朴 工谨端秀而
又稳重沉实 又灵动自如 又劲健舒朗
(1)这几幅作品所用字体,按其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早晚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2)下面是北宋书法家米芾的作品,他的书法既有对前人的继承,又有自己的发展创新。仿照前面清代书法作品的赏评形式,用一个四字词语将这幅作品的赏评补充完整。
而又欹侧险劲
3、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① ,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②。
【注释】①帘栊:带帘子的窗户。②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
结尾句“小桥流水飞红”历来被人称道,请说说这句话妙在何处。
4、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锐不可当(dāng) 地窖(jiào) 两栖(qī) 愧(kuì)疚
B.殷红( yān ) 砝(fà)码 差(chāi)使 面颊(jiá)
C.载(zài)歌载舞 贮藏(zhù) 匀称(chèng) 翩(piān)然
D.追溯(sù) 亵(xiè)玩 悲怆(chàng) 烧灼(zhuó)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