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生文化课集训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总目标:在第一轮全面复习,建构起语文学科基本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思维方法的基础上,第二轮复习要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找准自己的增长点,提高复习备考的实效性。
1、字词、古诗词、古文等的记忆背诵或赏析。这类知识的学习重点在课堂上,课上要专心,课后多花点时间去记忆背诵、理解运用。
2、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筛选的能力,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高三生平时所阅读材料的内容大多是新鲜的,能否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与学习效率有很大关系,因此,快速有效地阅读是语文学习应该着重培养的能力;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高考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3、提高写作能力。写作的基础是素材和思路,平时要多阅读多积累。高中学习是比较紧张的、时间也很有限,我前面提到的快速阅读在素材积累上就可以提现出很大作用。有了积累,可以多看看那些优秀作文,找找写作的思路,要多动笔写,学会借鉴、运用、融会贯通,这样写作能力才会不断地提高。
二轮复习的重点及策略
1.“每日一练”。高三学生要抓紧一切时间,夯实背诵默写、字音、成语、语病辨析等。比如,对语言文字运用题,找出历年高考试题中精彩、新颖且关注生活、人文性强、能考查语文素养的,可以加强训练。背诵的内容,要分课突破,把每一篇落实到纸上,切实消灭错别字,力争背诵默写拿满分。
2.限时答题训练。速度是高考成功的保证。第二轮复习中要注重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科学控制答题时间。学生在训练和思考时,要有意识按高考每个考点所需时间限时答题,提高答题速度。
3.保护自信心。高三学生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心理压力大,易偏激浮躁。要经常和老师沟通,学会激励肯定自己,树立和保护强大的自信心,既“好学之”,又“乐学之”。
4.用好错题。高三学生要改变怕出错的思维模式,树立明确的意识:平时训练“错”得多,高考就有可能“对”得多,关键是用好错题。要明确错题的真正价值,做好纠错和对错误点的充分回顾,建立错题本,做好反思,这样错题反而成为难得的收获。第二轮复习训练,不是为了做多少道题,也不仅仅是为了做对多少道题,而是通过扎实的训练明确自身知能水平和缺陷,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提升答题素养和能力。
5.细致落实。第二轮复习中运用的试卷一般有统一、严格、系统的编号,有科学理性的思考和安排,有长远的打算和计划。高三学生在做试卷时要细致落实,完好整理,及时反思。把所做过的卷子用红笔纠错,改成满分卷,复习资料规范有序,便于查找和及时地突破疑难问题。
对于传媒生文化课集训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传媒生文化课集训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我还有左手
①裴永红从2010年5月开始,担任火车调车连接员,负责厂区铁路专线的火车调度、瞭望,提醒火车司机提早减速。岗前培训时老师强调这个工作的危险性,稍不留神就可能车毁人亡。虽然他月收入仅800元左右,可是他一点都不马虎。为了贴补家用,他在工作之余在家里种了两亩地。
②3月10日上午的湖南湘潭正下着大雨,路上、地上、车上到处是水。当天是他当班,上午10点15分,一列火车已调了12节油罐退着进入湘潭电厂车站油库,剩下38节油罐停在8号车道等待。距离油库还有120米左右,该叫司机减速了,裴永红拿起对讲机欲提醒驾驶员,然而对讲机失灵了,他吓出一身冷汗:司机接不到指令,火车将直接冲入油库,38节油罐车可能全部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③车窗外雨声和列车倒车的噪音都很大,裴永红和火车头又相隔80米,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最近的器具室取备用对讲机叫停火车。于是他跳下了行驶中的火车,可是车上的钩子挂了他一下,再加上下着雨的地面很滑,在他落地的那一霎,身体向后面仰了一下。他倒在铁轨旁,右手却在铁轨上,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火车就碾了过去,他眼睁睁看着车轮压上了右臂。
④“吱——”鲜血四溅,接着就是钻心的痛,他的一截手臂断在了铁轨里,鲜血淋漓,那一刻他几乎要痛晕过去。
⑤他曾在1998年进入部队服役,而且一干就是七年,部队经常教育他们“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进医院!”“人在阵地在”。在部队随时有上战场的可能,他也做好了随时献出生命的思想准备,所以这一刻他并没有被吓傻。他只有一个信念———立刻叫停火车。
⑥他想起身时才发觉,自己的脊柱骨好像断了,钻心刺骨的痛,没办法用力。他便用左手支起身体,咬紧牙关,向器具室跑去。失去了一条右臂,左手又要按住右臂,脊椎断了难以支撑起身体,他一摇一摆的,根本跑不快。当他跑起来时,右臂的血向外流得更快了,随着失血越来越多,他开始头晕,几次差一点摔倒。列车还在倒,已经超出了规定线,他不敢多想,捂着断臂终于跑进了器具室,拿起对讲机。平时用两个手使用
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自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朝庭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
①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当时作者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②诗最后的“远行人”指代:________________.
3、 写作
以《童年梦境》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
2.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
3.字数在600字以上。
4、 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沈复《童趣》)
5、 阅读下面选文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头子每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⑦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⑧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第①段中“呆望”一词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文中对主人公“老头子”的外貌描写顺序是什么?主要抓住哪个特点来刻画的?
“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句话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中“过于”一词能否去掉;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