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生文化课辅导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近几年全国卷政治主观试题的背景材料选取的都是文字材料,设问一般都有对背景材料的要求:“结合材料”“根据材料”或“依据材料”等。因此,阅读理解材料至关重要,绝大多数主观题的答案要点都是通过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提炼出来的。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主观题能否取得高分,而对背景材料进行科学分层是合理得分的关键。只有在科学分层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和把握每层的层意,提取出有效信息并进行解读,才能为如何解答问题奠定科学的基础。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分层方法:
(一)“标点”识别
高考题的背景材料,字斟句酌,科学严密,每一个标点的运用都很讲究。挖掘标点功能,确定答题层次,可有效得分。
[典例](2013·全国卷Ⅱ·38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04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000亩(1公顷=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2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000多人是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营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营,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14分)
[分析]材料一共有5个句号,每句话表达的意思不同,所以可将该材料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的关键词:“企业集聚工业园”“产值增加”;第二层的关键词:“园区周围服务业发展起来”;第三层的关键词:“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第四层的关键词:“土地集中,统一经营”“建立一批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第五层的关键词:“该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加”。因为“该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加”,所以“园区周围服务业发展起来”,二、五层存在因果联系,故可将二、五两层归纳在一起组织答案更显现出思维的严谨性。
[参考答案]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值增加;(4分)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3分)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3分)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扩大内需)。(4分)
(二)“段落”识别
即根据背景材料划分的段落进行分层。
[典例](2013·上海高考·35)
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的梦想。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然而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历长期的艰苦斗争,求得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艰苦创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现在,我国政权稳定、社会和谐,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民族复兴的目标前行。
党历来重视青年工作,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青年也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在党领导的民族复兴征程中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运用党的领导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12分)
[分析]本题给出了三段材料,自然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但是,三段材料还综合表达了一层意思,这样我们按照“总—分”式思路,可以把上述材料共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关键词:“党领导”“民族独立”“民族复兴”;第二层关键词:“党团结带领”“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第三层关键词:“党带领号召”“朝着民族复兴的目标前行”;第四层关键词:“党重视青年工作”“青年在党领导下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对背景材料的层次划分,可知答案应该也分四层,每层次3分,共计12分。
[参考答案]①上述材料表明,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并朝着民族复兴的目标前进,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②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表明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③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民族复兴,党号召并团结凝聚全国人民朝着民族复兴的目标继续前进,表明党的领导是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要求。④为实现党领导的民族复兴事业,青年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表明青年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党领导的民族复兴大业,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总之,对背景材料的分层,有的是以分号识别,有的需要用句号识别,有的是通过段落识别。对这些方法要灵活把握,不可机械套用。另外要注意,也可能不同的分号、句号,甚至是不同段落表达了相同或相近的意思,这种情况也应该归纳为同一个层次。
对于传媒生文化课辅导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传媒生文化课辅导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读一读,为下列拟物诗选择恰当的名称。( )
(1)只不过是水的化身/惹得天鹅痴心追求
(2)把大自然的恩赐/一次次铭刻在心
(3)狂风企图摧残你的生命/你却借此繁衍后代
(4)满嘴胡须/并不能证明你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
A. 云、 蒲公英、 羊、 年轮
B. 云、 年轮、 蒲公英、 羊
C. 浪花、石头、海燕、树根
D. 浪花、石头、海燕、蒲公英
2、 以下两个文题,选择其一作文。
作文(1)题目:酸甜苦辣话初三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你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1928年,大散文家沈从文被当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聘为该校讲师。沈从文时年才26岁,学历只是小学文化,闯入十里洋场的上海为时不长,即以一手灵气飘逸的散文而震惊文坛,当时已颇有名气。但是,名气不是胆气,在他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除原班学生外,慕名而来听课的人很多。面对台下满堂坐着的渴盼知识的学子,这位大作家竟整整呆了10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后来开始讲课了,而原先准备好的要讲授四十分钟的内容,被他三下五除二地十分钟就讲完了,离下课时间还早呢!但他没有天南海北地瞎扯来硬撑“面子”,而是老老实实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于是,这老实的可爱的“坦言失败”,引得全班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胡适知道后,评价这次讲课时,对沈从文的坦言与直率,认为是“成功”了!
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写出你最深厚的感悟。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3、 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2、请你说说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4、 《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____________;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就是____________.
5、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坚决实施平抑房价的调控政策,目的是要让普通百姓买得起房,住得上房,引用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就是要“ , ”。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