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媒生文化课集训在高三复习阶段,主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复习的重点,为此小编在下面整理好了相关的高考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实验一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1、实验原理
①叶绿体呈绿色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②线粒体呈无色棒状、圆球状等,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2、实验步骤
①观察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 ②观察线粒体: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健那绿染液染色)→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观察线粒体
3、注意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②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观察物像的干扰。
③用菠菜叶带叶肉的下表皮的原因:靠近下表皮的叶为海绵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察;带叶肉是因为表皮细胞不含
叶绿体。
④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椭球形的正面朝向光源,便于接受较多的光照;在强光下则以侧面朝向光源以避免被灼伤。
实验二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3、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4、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5、注意事项:(1)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 (2)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实验三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原理: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6H12O6 + 6O2 + 6H2O6 →CO2 + 12H2O + 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C6H12O6 → 2C2H5OH + 2CO2 + 少量能量
2、检测:
(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实验四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材料:洋葱根尖(葱,蒜)
2、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 (2)装片的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观察 :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观察: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考点提示
(1)培养根尖时,为何要经常换水?
答:增加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
(2)培养根尖时,应选用老洋葱还是新洋葱?为什么?
答:应选用旧洋葱,因为新洋葱尚在休眠,不易生根。
(3)为何每条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最佳时间是何时?为何?
答:因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上午10时到下午2时;因为此时细胞分裂活跃。
(4)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压片时为何要再加一块载玻片?
答:解离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压片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散开来;再加一块载玻片是为了受力均匀,防止盖玻片被压破。
(5)若所观察的组织细胞大多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其原因是什么?
答:压片时用力过大。
(6)解离过程中盐酸的作用是什么?丙酮可代替吗?
答:分解和溶解细胞间质;不能,而硝酸可代替。
(7)为何要漂洗?
答:洗去盐酸便于染色。
(8)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什么?
答: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染色质或染色体。
(9)若所观察的细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原因是什么?
答:染液浓度过大或染色时间过长。
(10)为何要找分生区?分生区的特点是什么?能用高倍物镜找分生区吗?为什么?
答:因为在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分生区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处于分裂状态;不能用高倍镜找分生区,因为高倍镜所观察的实际范围很小,难以发现分生区。
(11)分生区细胞中,什么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
答:间期;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
(12)所观察的细胞能从中期变化到后期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所观察的细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的死细胞。
(1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否看到染色体?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分裂。
(14)若观察时不能看到染色体,其原因是什么?
答:没有找到分生区细胞;没有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染液过稀;染色时间过短。
对于传媒生文化课集训阶段除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就是对于相关题型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小编在下边准备了几道5道传媒生文化课集训相关的测试题,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1、 根据要求改写下面画线句子。(改变语序,不增减词语)
好的教育是用五十种方法教一个学生。
(1)改为语意相同的句子,好的教育是__________。
(2)改为语意相反的句子,差的教育是__________。
2、 综合性学习。(4分)
材料一 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 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三 《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1分)
(2)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1分)
②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2分)
3、 阅读下面的一段说明文,回答问题。
温度是影响观赏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影响植物的地理分布,制约着植物生长发育的速度及体内的生化代谢等一系列生理机制。 ① 。一般来说,原产热带地区的植物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较高,如仙人掌类植物在15度至18度的温度下才开始生长,并可以忍耐50至60度的高温;而原产寒带的植物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较低,如雪莲在4度时开始生长,能忍耐零下20度至零下30度的低温;原产温带地区的植物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此外, ② 。如水仙花芽分化时的最适温度为13至14度,而水仙花芽伸长时的最适温度仅为9度。
(1)将文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说明文表达的逻辑顺序。(总计不超过40字)
① ; ② 。
(2)指出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出两例即可)
(3)根据上述文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仙人掌类的植物耐寒性比较差
(B)温度能够影响观赏植物的生理过程
(C)雪莲适合生长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
(D)水仙花养殖的过程中应逐渐降低其生长环境中的温度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郑州举行的“我是一哥”万人演唱会上,齐秦一首接一首的引吭高歌,全场观众沉醉在他的歌声里。
B、莫言的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最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故事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有的人外语讲不好怕人家笑话,可是讲普通话时南腔北调、词不达意,却不以为然。
D、三年前,我荣幸的走进这座有着50多年辉煌历史的学校,亲身感受这里的文化养分,像阳光雨露一般滋润着每个莘莘学子的心田。
5、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迤逦(yǐ lǐ) 马蹄声咽(yè)
B.漫溯(sù) 磕(kē)磕绊绊
C.梵(fán)高 分(fēn)外妖娆
D.徐勃(bǒ) 韬(tāo)光养晦
新学高考,只做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只专注高考冲刺文化课辅导,只招收高三学生,只开设高考班型,在此小编广大高考学子高考登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