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艺考生文化课补习-艺体生文化课集训基地 艺体生文化课集训基地推荐新学高考!新学高考专注高考,只做高考。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我们是外地的,来成都就是为孩子找一下好的补习学校。经过筛选我和孩子都决定选新学高考。他们招收范围很广泛的,只要考全国三卷的,都在新学高考的招收范围。针对外地学生,新学高考还提供食宿,所以我和妈把孩子交给他们完全放心。
艺体生文化课集训基地普遍文化课基础薄弱,文化成绩想要快速提升。可以从基础着手,小编从网络整理了一些地理的选择题,大家可以看看考察的相关知识点是否掌握!
1、 读哈尔滨、长春和大连三个城市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月均温由大连至哈尔滨逐渐降低B.气温年较差由哈尔滨至大连逐渐增大
C.年降水量由大连至哈尔滨逐渐增大D.三个城市中最热月均为7月,最冷月为1月
2、 关于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冬季我国南北方普遍低温
②夏季我国大多数地区普遍高温
③季风区夏季降水较多
④我国各地年降水量差别不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 读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
| |
(1)下面河流A为长江最长的支流,湖泊B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2)位于宜昌上游的的长江上最大的水利枢纽,长江中、下游分界点是。
(3)家住杭州市的贝贝要乘火车到北京旅游,请你写出他所经过的最近铁路干线的名称
线和线。
(4)湘、鄂广大地区历来是我国的“鱼米之乡”,此地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主要油料作物为。
(5)上海是我国的大型钢铁基地,上海钢铁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和。
A.靠近消费市场B.靠近煤矿C.靠近铁矿D.濒临海洋,便于进口铁矿石
4、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读图可知: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_______和南部,欧洲的________,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其中,D地区为______________。
(2)下面E、F、G、H等地区人口_________,其中F地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坦桑尼亚是出产铜矿的重要国家
B.几内亚的铝土矿储量居世界首位
C.扎伊尔是铜矿、铀矿最多的国家
D.南非共和国是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人就会人工取火 B、涿鹿之战发生在黄河流域
C、夏朝第一个国王是启 D、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定都于殷
广安艺考生文化课补习-艺体生文化课集训基地 7、 “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樊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
A.袁绍 B.诸葛亮 C.孙权 D.曹操
8、 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下列事件与其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夏朝建立 B. 商汤灭夏
C. 盘庚迁都 D. 武王伐纣
9、 十月革命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依据国内形势的变化调整经济政策。在1922年初的苏俄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小商贩在自由市场出售面包 B.工人到市场购买粮食
C.农民的粮食全部交给国家 D.资本家经营鞋帽厂
10、 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两个主题。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像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的“日不落帝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事实上,丘吉尔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就已经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材料二 二战后,复杂的政治局势和严峻的经济形势,使欧洲一些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合作的必要性。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建立一个密切合作的联盟。……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1993年欧盟正式建立。
请回答:
(1)完成下表: 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及其后果
(2)据材料一,推动“日不落帝国”在19世纪中期取得“世界工厂”地位的主要动力是什么?1943年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期间的言语,意味着战后国际格局将出现怎样的变化?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联合的区域影响和国际影响。
广安艺考生文化课补习-艺体生文化课集训基地 小编也从网络整理了一些艺体生文化课集训基地的相关攻略,希望能帮到各位考生!
高三艺体生地理一轮复习:提高地理成绩的方法
1、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技巧——狠抓基础提高能力
第一轮复习要狠抓基础。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在紧抓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如何在第一轮复习这个关键时期中更好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我认为高考强调考查的是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的内容,充分表现对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如区域空间判断、时间的推算、工业的区位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等。
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要做到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地理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为此,一轮复习阶段应该按部就班,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
计划紧跟规律,老师紧跟计划,学生紧跟老师无疑是必要的,学生在课堂上要跟住老师的节奏,记好课堂笔记;课后则应按照单元的顺序做一些习题。如果学生地理在基础年级学得不太好,那么这一轮复习就是查漏补缺、提高成绩的最佳时机,通过全面复习教材,提高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尽早训练答题规范形成正确的答题习惯
最后感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新学高考专注高考,祝所有的高考学子都能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