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艺考生文化课培训-艺体生文化课冲刺学校 艺体生文化课冲刺学校推荐新学高考!新学高考专注高考,只做高考。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要给新学高考的老师们点赞,我家孩子去年入学的时候只考了三百多分,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个本科,老师说我家孩子其实很聪明,要是用心学的话肯定没问题,一年下来成绩一直都在慢慢提升,最后高考考了513分,提升了两百多分呢!
艺体生文化课冲刺学校最核心的就是重视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小编今天整理了一套地理基础知识试题,结合答案,看看自己的正确率有多少吧!
1、 家住汕头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游历了欧洲西部的多个国家,据其见闻完成第6﹣9题.
6.小明乘着邮轮沿河而下,见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致,这条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
A.伏尔加河B.莱茵河C.湄公河D.多瑙河
7.小明在英国的那几天里,天气状况多为( )
A.高温多雨B.高温少雨C.温和湿润D.寒冷干燥
8.当小明在英国伦敦(位于中时区)早上6时给汕头的家人打电话时,汕头已经是( )
A.14时B.12时C.下午3时D.早上8时
9.下列旅行见闻中,最不可信的是( )
A.小明说欧洲的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
B.欧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C.除寒冷地区外,欧洲的人口密度较大
D.欧洲的平均海拔较高
2、 读下面两幅图,其中反映了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夏秋多、冬春少
B、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C、季节和地区分布不均
D、季节和地区分布较合理
3、 科学家经过长时间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 )
A.正球体
B.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平面
D.透明的不规则球体
4、 甲、乙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为5000千米,在一幅一千五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应是()
A、10厘米B、30厘米C、33厘米D、333厘米
5、 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下面表示的内容最简略的是……………………()
A、世界地图B、泉州市地图C、福建省地图D、中国地图
6、 一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纪录片,介绍了各国通过立法手段来巩固革命成果,下列解说词中说法错误的是
A.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 B.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独立宣言》
C.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人权宣言》 D.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颁布《1787年宪法》
广安艺考生文化课培训-艺体生文化课冲刺学校 7、 美国是当今世界举足轻重的资本主义国家,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美国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障碍?分别是怎样克服的?
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又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⑶二战后,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美国推行了“冷战”政策,其表现是什么?
⑷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在其中充当了什么角色?
8、 以下战役不是以少胜多的是( )
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长平之战
9、 14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与探索,终于迎来了胜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2月2 3日下午5时许,柯占军与战友对藏匿在云南省景洪市某小区的毒贩实施抓捕。对方持枪拒捕,罪恶的子弹击中冲锋在前的柯占军。当晚7时55分,柯占军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
―――选自《人民公安报》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选自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四: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选自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柯占军是西双版纳州缉毒英雄。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位民族英雄开创了中国禁毒历史的先河,请问他是谁?(1分)他反抗外来侵略的主要事迹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的口号出自哪一运动?(2分)该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蒋介石给张学良所发密电是在哪一事件发生之后?(2分)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1分)
(4)材料四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2分)请说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3分)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9%。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有什么消极作用?“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2)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土地改革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4)材料二中数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广安艺考生文化课培训-艺体生文化课冲刺学校 小编也从网络整理了一些艺体生文化课冲刺学校的相关攻略,希望能帮到各位考生!
高三艺体生历史一轮复习解答题题型答题方法
答题方法
10.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基本方法: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
(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
(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
(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11.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隐现的。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主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高三艺体生历史一轮复习解答题题型答题方法
答题方法
12.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
基本方法: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饿观点。
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
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
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最后还是得在强调,艺体生文化课冲刺学校重视基础才是核心,今天小编就分享到这里,感谢大家对新学高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