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艺术生文化课集训中心-艺术生培训文化课 艺术生培训文化课推荐新学高考!新学高考专注高考,只做高考。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我是一个学生,刚刚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去年过来补习文化课的,现在已经考上我心仪的大学了,感谢这里的老师们。
艺术生培训文化课最核心的就是重视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小编今天整理了一套地理基础知识试题,结合答案,看看自己的正确率有多少吧!
1、 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非合作论坛”是我国与非洲国家在“南南合作”范畴内的集体对话机制。“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自2000年开始每3年举行一次,其宗旨是平等磋商、扩大共识、增进了解、加强友谊、促进合作。
材料二:非洲主要物产分布图、非洲草原景观图。
(1)非洲北临___________海,东临___________洋。
(2)你认为A、B两条河流中流量较大的是河,判断理由是?
(3)“中非合作论坛”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将于2009年下半年在埃及举行。有关埃及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是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国家
B.石油资源丰富,水资源缺乏
C.居民以黑种人为主,信奉伊斯兰教
D.境内的苏伊士运河是西亚石油运往西欧的交通捷径
(4)资源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将采取多样的合作方式与非洲国家共同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帮助非洲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你认为非洲的自然资源有哪些优势?
(5)长期以来,非洲许多国家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出口,利润低,价格波动大,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改变这种状况?(答出两点即可)
3、 寒假期间笑笑同学陆续收到外出游玩同学寄来的明信片,请你帮助笑笑同学从下列风景明信片中挑选中对应不正确的明信片()
A.中东——死海神奇漂浮B.欧洲——可爱的袋鼠
C.拉丁美洲——探险热带雨林D.非洲——神秘的大裂谷
4、 这次人口普查表明,大陆31个省(区、市)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之间,人口净增长7390万人,而1990到2000年的十年之间,人口净增长3亿,两个十年相比,后一个十年比前一个十年人口净增长减少了约5600万人,这表明
A.人口大量迁移到了国外B.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
C.人口死亡率升高D.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
5、 读下面材料和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
2007年8月2日,俄罗斯科考队员乘微型深海潜水器,潜至北极点下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并在洋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
据估计,北极地区石油储量约有2500亿桶,天然气储量达80万亿米3,而有“世界油库”之称的中东地区,目前石油探明储量也不过7400亿桶。此外,北极地区还有丰富的镍和钻石等矿藏。
(1)北极地区的位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年不冻港B是__________,计算B(69°N)到北极点的直线距离是____________km。(纬度每相差1°,距离约相差111km)
(3)D在C点的_____________方向。
(4)写出C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极地区估计石油储量约占中东地区探明石油储量的___________。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土地改革运动,是在人民革命战争已取得全国胜利、统一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的条件下进行的。当面临的最大课题已不是如何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而是如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归根到底,是为了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也在于此。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材料三:1950年冬,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由于翻身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9%。
(1)根据材料一回答土地改革的背景和目的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
(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士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4)假如你是当时分管农业的官员,结合材料三思考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了26.9%,给你什么启示?
(5)我国当前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乐山艺术生文化课集训中心-艺术生培训文化课 7、 被后世称为“画圣”的是( )
A.展子虔 B.阎立本 C.吴道子 D.顾恺之
8、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摘自《宋书》
材料二:唐朝以前,黄河流域粟和小麦广泛种植,粮食产量超过南方。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
材料三:《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请回答:
(1)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6分)
(2) “苏湖熟,天下足” 具体指什么?(4分)
(3) 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9、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1949年建国以来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的“里程碑”是指( )
A.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B.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确立了中共领导地位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0、 以下为清代丁云鹏所绘制的《三教共栖图》三教中不包括
A.儒教 B.道教 C.佛教 D.基督教
乐山艺术生文化课集训中心-艺术生培训文化课 小编也从网络整理了一些艺术生培训文化课的相关攻略,希望能帮到各位考生!
高三艺体生历史一轮复习解答题题型答题方法
答题方法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
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高三艺体生历史一轮复习解答题题型答题方法
答题方法
7.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
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8.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思维能力。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的认识;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归纳是概括的前提。
9.开放性问答题
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最后感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新学高考专注高考,祝所有的高考学子都能金榜题名!